零零书屋

五十九、又是一年秋来到

西汉武帝太始三年,申月初十,今年的博望苑秋菊会开始了。

一大早,卢福就叫上公孙彧一起出发到城南的博望苑,留下易素素一人在博济医馆坐堂。

秋日的早晨特别安静,晨光一点一滴地依着云彩,慢慢投射出来。走在秋日的薄凉里,秋风吹过让人感到丝丝凉意,看杂草丛生的路边,草在风的鼓动下,已经开始有点泛黄了,路上尽是落叶。

博望苑早已挤满了人,公孙彧和卢福走在人群中,努力地搜寻着,看有没有熟人,但是看到的却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穿过感恩亭,顺着弯弯曲曲的小径,过了一片假山,来到中央草坪。只见中央草坪都已经坐满了人,还是以前那样,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着。

秋菊会开始了,博望亭上依然坐着一排人,太子刘据、太子少傅石德,而后就是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青年,只见他器宇轩昂、气质不凡,听下面的人在窃窃私语地议论着这位少年,乃太子的儿子,皇孙刘进。公孙彧上次来参加博望会时见过他,那时还是一少年,两三年不见就变成了成熟的青年。

卫家三兄弟也来了,还有公孙敬声、曹宗等人,就是见不到有乐队和舞女,更不要说王翁须,卢福开始感到很失望。

公孙彧记得上次来到时候,是主持人出个议题,给大家答辩。但这次又不一样,还是太子的门客在主持,只听他说道:“今次的秋菊会不出议题答辩,什么话题都可以聊,大家各抒己见,发言者需上来亭上发言,谁先来说。”

这时台下都鸦雀无声,估计大家还是比较腼腆吧,毕竟是太子在场,还要上亭发言,于是都显得很拘谨。

看到没人上来讲,德高望重的石德先开口:“既然大家都不敢先讲,那老夫就先来一段‘礼记’里的‘大学’做抛砖引玉吧,皇孙,你把学过的‘大学’念与大家听。”

只见刘进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亭前,大声朗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念到这里,石德示意刘进停下来,捻一捻他那剩余不多的胡子说道:“修身治国平天下,此乃儒家大作,旨在讨论教育的问题,为民开化,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条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修己是治国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我们每个人先要修好己,然后把治国平天下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何愁国不富民不强呢。”

一席话说道在场的人都鼓掌,连太子他们也起身为老师石德鼓掌。

石德谦虚地向大家招招手,示意大家静下来,继续说道:“我刚刚说的是儒家的学说,这段‘大学’是前些年河间献王刘德在民间搜集到的,甚为珍贵,今日作为礼物献给大家;当然其他家的学说也可以提出来,我知道今天到场的不妨还有道家的,法家的、墨家的等等,但说无妨。”

石德的发言,好像是在平静的水中扔了一个大石头,突然激起了浪花,大家又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这时一位瘦高个子的中年人自告奋勇地走上了博望亭,只见他先跟太子他们行礼,然后走到亭前,先自我介绍:“鄙人姓鲁名连,燕国人氏”

公孙彧听他介绍后,看他的装扮跟他叔叔差不多,心想会不会跟他是同道中人?

还被公孙彧说中了,那位叫鲁连的继续说道:“刚刚听少傅大人讲‘大学’,茅塞顿开,仲尼先生一直都想克己复礼,无奈能理解的却是寥寥无几;我学派先师提出了五德始终论,认为万物自有生克的规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此乃天数;后被董仲舒吸收,提出天人感应,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又是一阵掌声,大家也纷纷说好,这时太子问道:“鲁连先生,可是邹衍阴阳学说派传人。”

“是的,殿下,我自幼习阴阳五行学说,深熟其中奥秘,变幻无穷。”

“但闻其详。”

“遵命,所谓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自然万物其性均离不开这五行,他们之间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但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生生克克,相辅相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汉神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