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书屋

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

刘飞愣了,我理解,他绝对没有想到柳月会让他分管这三个部室,或许他还以为柳月会对他像马书记当初对我一样,让他分管新闻研究室,变相限制架空他,所以,当柳月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想,刘飞心里一定是感到意外的。

大家发愣的原因当然是奇怪柳月为什么会如此重用刘飞,大家对刘飞没有好印象,一个月之前都还恨不得人人喊打,将他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柳月没有对大家的发愣表示任何反应,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到大家的反应。宣布完这事,柳月接着就继续安排其他工作。

时候,我忍不住找柳月问为什么,柳月微笑着看着我,说了一句:“为政之道,在于用人,这个你都不懂?”

“我懂!”我说。

“既然你懂,还问什么?”柳月说。

我噎住了,想说用好人就罢了,为什么要用坏人呢?可是,我终于没有说出来。

柳月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说:“为政之道,在于用人,这个‘人’,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各种人……”

说完,柳月就走了。

我似乎真懂了,可还是捉摸不透,有些发懵。

老三却一下子就看出了柳月的用意,对我说:“柳姐这一招,实在是高,高家庄的高!”

我说:“为何?”

老三说:“这就是用人哲学上的反其道,很多事情,往往逆流而上,会收到意象不到的效果……理解如此安排,是根据各种复杂的因素来定的,包括刘飞的人品性格能力心理状态、包括报社的实际工作、包括其他工作之外需要考虑的种种复杂人际关系,包括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可知的不可知的因素……”

我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老三的意思:“嗯……应该是这样的……看来,用人,不是那么简单的,大有学问……”

“是的,老三说,比如用我……我就是报社用人机制改革的试金石,小白鼠,我是报社也是假的……”

我一听,说:“目前发现了多少金额?”

老三说:“大概有3万,也就说,报社少收了3万,梅玲个人得了15万……”

我有些失望,这点钱,太少了,不起风浪,捅出去也动不了梅玲的根基,反倒打草惊蛇。

我对老三说:“继续查,悄悄的,打枪的不要……说不定,能抓到大鱼……”

老三说:“靠——我成了私家侦探了……”

我哈哈笑起来:“怎么是私家,这可是公家的事情……好了,说说明年的广告你有什么打算?”

老三说:“我想先听听你的指示!”

我说:“日——套我话啊,我的指示就是转变思路,大力创新,走最适合江海日报社的广告经营路子,最大限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大力度赚取钱钱……”

老三嘿嘿笑了:“和我的思路一样,具体的操作思路,我想当面给你和柳姐同时汇报,这样省了我多费一遍口舌,大家正好也一起商议商议……”

我说:“好,走——这就去领导办公室!”

我和老三一起去了柳月办公室,柳月听了来意,饶有兴趣地看着我和老三:“好,老三,说说,我听听!”

老三说:“我对明年报社广告的思路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借鉴南方报业广告的经验,还有我在温州报业成功的实践,全面推行广告代理制,面向社会公开招商……”

老三的思路和我不谋而合,我其实也一直在琢磨这事。

柳月点点头:“嗯……继续说……”

老三说:“把广告业按照行业划分为十几个类别,比如汽车、服饰、房产、家电等行业,然后指定合理标的,公开对外招商,公开竞标拍卖,让社会上的广告商一起来参与报社的广告经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我们就变广告公司的业务职能为管理职能,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广告代理商上,同时,可以提前把全年的广告费全部收齐,等于店铺还没有开张,一年需要赚的钱先到手了……”

我一拍巴掌:“只要是拍卖,最后的成交额一定就高于标的……”

老三点点头:“是的,温州报业的广告代理拍卖,标的是2个亿,结果拍卖了3亿三千万,我们的实力不如温州报业,不可能有如此高的标的,但是,我认真测算评估了一下,江海日报的标的额在1000万,还是可以的,比较现实的,当然,这个标的额确定的前提是报纸的发行必须要突破现在的6万份,至少达到8万份以上……”

柳月笑着看着我:“那这就要看江总的自办发行成功与否了,发行和广告,可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发行,就没有广告……”

我自信地说:“没问题,1998年的报纸征订,一定要突破8万份,我们的自办发行网络正在快速筹建中,不日就可开始运作,就能开始报纸大征订……”

老三说:“报社去年的广告刊发额是400万,今年目前实现了280万,最后两个月,我会竭尽全力,争取突破500万,但是,只要我们推行了广告代理制,明年报社广告这一块的收入,最低不会低于1000万。”

我听了,很兴奋,打了老三一拳:“真有你的,太好了,明年的日子就好过了!”

柳月微笑着,不说话。

我看着柳月说:“怎么,你没信心?”

柳月呵呵笑起来:“有——很有信心……老三的思路非常棒,我完全同意,老三,你尽快提交具体操作方案,党委尽快研究予以实施……元旦前,完成广告的拍卖代理工作……不过,你们的胃口似乎都小了一些啊,呵呵……我看,明年的报纸广告收入,不能低于这个数……”

说着,柳月伸出了四个指头。

“啊——4000万?”我和老三都叫起来,我说:“你疯了,这绝对不可能!”

老三瞠目结舌,看着柳月:“柳姐,如果真的要达到这么多,单凭一张日报,是绝无可能,除非能再办一张晚报之类的生活类报纸……”

柳月呵呵笑起来:“老三,还真让你猜对了……我们就是要创办江海晚报……”

“啊——创办江海晚报?”我和老三都惊喜地看着柳月。

柳月说:“我这段时间一直在跑北京,就是跑这个事情……现在基本是有了眉目,刊号弄到了,没问题了,我马上就会在党委会上公开此事,然后,立刻就开始江海晚报的筹备工作,元旦那天,正式出报,宣布江海晚报的诞生……你们说,我们有了晚报,广告实现4000万,是不是可能啊?”

怪不得柳月最近跑了很多次北京,原来是弄这事,打前站,铺路子的,基有把握了,才决定开始 向大家宣布。这是柳月做事的一贯风格,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事先公开的。

“当然,绝对有可能……”老三说:“晚报是真正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生活的报纸,可是创收的大户,温州晚报,一年的广告收入接近9000万呢……哈哈……有了晚报,广告可就能发了……”

柳月说:“我的初步想法,就是晚报日报的广告都由广告公司来操作,同时面向社会推行代理制,晚报是 说到我心里去了

我继续说:“面向城市的发行,包括征订和零售两部分,二者的关系是无征不稳,无零不活,征订保稳定,零售是必不可少的活跃因素,是扩大市场影响力的积极因素,是扩大发行量的必要重要成分,是增加广告收入的重要途径,所以,晚报的发行,还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零售队伍……”

柳月赞许地点点头:“说到我心里去了……”

老三说:“这个发行思路是正确的,符合市场规律,晚报,只要发行上去了,广告一定没有问题,客户会自己涌上门来……广告代理商的日子自然会好过,对我们以后的广告代理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柳月对我说:“关于晚报的发行,你还需要督促发行部再拿出一个方案,方案要本着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原则,只要晚报这一炮打响了,我们的1998开局就算是成功了……”

我说:“没问题!”

柳月又说:“给你们俩交个底,晚报创办成功后,就算基本奠定了报业集团的骨架,我们江海日报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组建报业集团,我们有了晚报,还要继续创办新的报纸和杂志,至少要拥有5家子报子刊,这样,我们的家底子就殷实了,就算是初步形成了江海报业集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山再起:职场天王之底牌》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