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众厨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其实他们之前都是其他餐厅的厨师,但来到这边工作后也是挺不习惯的。 毕竟谁家好人餐厅用电脑控制温度啊,龙国老祖宗的美食文化。 讲究的就是一个感觉,方言放糖放味精,那都是少许,适量即可。 包括炒菜时长,火温控制,这都是经验,也是身为厨师自身价值体现。 这里把所有东西都数据化,放多少克盐,多少克糖。 多少毫升酱油多少毫升料酒,甚至还能用电脑制定好。 一道菜烹饪时长多久,多少分钟用多高的火温。 这些数据全部都输入电脑,那以后咱们做为采集完数据的工具人。 也就可以准备失业了,毕竟自己都觉得存在没什么价值。 端茶壶的厨师听闻不屑的白了林国栋一眼。 “小地方来的见识就是短,我们齐鲁酒家以后可是要与世界接轨的餐饮集团。” “任何一项细微的差错也不能有,所有的流程必须数据化。” “你说是吧,师父。” 其实厨房里各种各样的规矩,有很多都是自己出的馊主意。 让齐葫芦用亲哥身份对齐刘海施压,使其妥协。 可这会再看向齐葫芦,原本以为自己会讨欢心,会拍马屁,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师父。 却没有理会自己,而是面色有些古怪。 眼神略显黯淡自言自语“老祖宗留下的创造力” 没动多想林国栋已经准备完毕,走向一旁的食材区。 对着鱼缸注视片刻,卷起袖子露出皮肤褶皱却依旧壮硕的左臂。 直接插进鱼缸死死抓住一条胖头鱼,捞出鱼缸即便光滑的鱼身疯狂摇摆水滴四溅。 依旧无法从林国栋铁钳般的五指中挣脱被拍在案板上。 左手按压右手抽出刀架上的菜刀,锋芒闪过硕大的胖头鱼瞬间被一分为二。 侧面观看的厨师纷纷议论。 “他怎么光取鱼头,难道要做剁椒鱼头,这也不是鲁菜啊。” “是啊,咱们这可是鲁菜名店,他为啥不做鲁菜?” “鲁菜主要讲究爆、炒、熘、扒,这怎么做鱼头?” 林国栋听到旁边人的议论无奈的摇了摇头。 “一天背菜单背傻了吧,谁说齐鲁酒家就只能做鲁菜了。” “难道有南粤客人来想吃家乡菜,你们还不做了么。” 说完打开旁边不沾指纹的银色橱柜,扒拉开前面的陶瓷砂锅。 从里面找出一口最大号的陶土砂煲。 看到林国栋的动作,齐葫芦身边的徒弟忍不住问道。 “师父,这口陶土砂煲我本来看很旧都打算扔了。” “为啥前面有新的陶瓷煲不用,非要用一口旧的?” 听到这个疑问齐葫芦看着自己这位徒弟,才发现他已经跟自己三年了。 是自己众多徒弟中最喜欢的一个。 其他徒弟每天缠在身边不是问这道菜的火候该怎么把握。 就是问那道菜的调料应该放多少合适。 可自己干了半辈子厨师,对厨房这些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早就厌恶了! 一心想着如何能在自己的带领下,把齐家餐饮发展的更好。 让所有人看到自己的才华,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也能胜任齐家家主之位,甚至比齐刘海做的更好。 可似乎自己只会做饭,对管理经营之道一窍不通。 正巧这时来了一位徒弟,他从不问厨房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而是跟自己分享一些做生意的理念和独特的见解。 这种感觉很奇妙,似乎带给自己逃出后厨这个出力不讨好的机会。 也给自己缺失许久自尊心的满足。 所以对他越发信任,提出的各种后厨改革意见。 换上这套现代化设备后,甚至自己都不会用这电控温度的炉灶。 也是适应了很久才熟悉,即便如此也还是选择包容和信赖。 但今天听到徒弟的这些问题后,突然觉得自己身为一名厨师,身为师傅。 成天聊天打屁,吃喝玩乐,似乎什么厨艺也没教给过他,叹了口气讲解道。 “砂锅分为几种,一般炖汤都会用陶瓷沙煲。” “因为陶瓷沙煲表面很光滑分子间距小,汤汁在里面不容易挥发出去,能保存住食物的风味。” “但不知为何他选用了陶土砂煲,这种煲表面摸起来坑坑洼洼分子间距很大,里面炖煮的汤头容易挥发,容易丢失菜品的风味。” 随着两人说着,林国栋已经将胖头鱼的鱼头清洗干净。 将表面的一层黑膜刮干净,这是祛除泥腥味很重要的一步。 再用菜刀将切口处砍出一个v形,把一小块鱼肉切下。 菜刀旋转,再由后方砍入鱼唇砍出,整个鱼头被一分为二。 随后又将其切成块状放入碗中,加入姜蒜陈皮丝,一小碗米酒和一勺生抽,以及糖和胡椒粉腌制。 周围的厨师好奇的探头注视,似乎不太明白这种腌料的调制方法。 “他刮鱼头的黑膜我知道是去腥,但为啥把鱼头后面一块肉切掉了?” “这你都不知道?怪不得一直洗菜呢,这个位置的肉民间称为猫退步,是鱼头腥味最重的地方,不祛除会影响菜品风味,” “但他为啥在腌鱼头的料碗里放米酒和陈皮丝,鲁菜腌料不是应该放料酒吗?” “不知道,每个厨师有自己腌肉的方法吧,哪像咱们,照章办事跟机器人一样,想变点花样都不行。” “诶你小点声,让齐大师听见你就完了” 几人的窃窃私语并没被齐葫芦听到,因为他这会注意力都在林国栋身上。 先前觉得这人被自己弟弟吹的神乎其神,但现在一看手艺如何不知道,但却是个很细致的人。 鱼头的洗,切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也知道去掉腥味最重的那块肉。 但是这陈皮丝跟米酒的腌肉料,自己却也有些看不懂。 此时林国栋徒手将碗中的鱼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 说是搅拌其实更像是捞,手掌五指轻柔如拨动琴弦般,轻柔滑过每一块鱼肉。 施加的力道既让其和调料更充分接触,又不会破坏软嫩的鱼肉。 无论力道,高度和速度,似乎存在一种既特殊又柔和的频率。 看到这手法齐葫芦面色越发凝重,明白眼前这位穿着朴素的老年人。 能在陌生厨房这么多人围观下,依旧心境沉稳节奏不乱。 要么是极其强大的内心,要么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基本功,他已经练习过无数次,即便闭着眼睛也能做出相同的动作。 此时经过充分抓匀的鱼头块已经呈现淡淡的棕红色。 再倒入少量花生油封住味道,棕红色外表如同披上一层光鲜柔亮的外皮。 用筷子夹起一块鱼头块,轻轻裹上一层生粉,将鱼肉的鲜与腌料的滋味全部封锁其中。 在平底锅中倒油,保持热锅冷油的状态放入鱼头块。 过高的油温会破坏软嫩鱼肉的完整度,鱼头块与热油接触发出滋滋的声响。 表面油花翻动表面生粉缓缓膨胀,不多时一层诱人的焦褐层出现。 “嗅嗅” “好香啊,闻起来没有酣油味,全是煎鱼肉的香味。” 随着鱼头块煎制完成,白烟裹挟着香气飘在空中。 让众厨师忍不住不停抽动鼻子,品味着鲜美香味。 林国栋用筷子轻轻戳了一下鱼头的软硬将其盛出。 拿出姜块,手持菜刀旋转一圈刀花,只听见阵阵密集均匀的哒哒声。 原本形状不规则的带皮生姜,全部被切成积木般形状统一的正方形小块。 对比之前的样子,此刻哪里还是表面棕黄带泥难看的样子。 由于切除的都是生姜最中间的嫩心部位,像是一块块令人垂涎欲滴的鲜黄色黄油块一样。 随后俯身平视一个个姜块,菜刀在顶部滑过发出滋滋的摩擦声。 像是经验丰富的瓦工抹平的墙面一样高度统一。 厨房里一位专门切墩的厨师忍不住眼角抽搐感叹。 “这这速度,这准度,你说他60多岁?!” 瞬间被林国栋的刀工折服,速度之快,形状之精准。 简直像用机器切出来的一样,完全想不到是位60多岁老花眼的老头作品。 随后拿出准备好的大号土陶砂锅,在锅底撒入花生油。 把一块块如黄油般的姜块铺在最下面,再倒入一个个泡过盐水的小巧白色圆球。 “这是白洋葱?!” 眼尖的厨师辨认出了食材的名称。 “白洋葱?一般不是都用紫皮洋葱吗,这种洋葱香味可不如紫皮洋葱好啊。” “你说会不会是他做的菜,只能用白洋葱?” “不太可能,白洋葱这东西平时用得少,因为葱香味太差了,而且他还泡水,洋葱这东西泡过水香味就会差很多。” “哎,从刚才切鱼还是切姜看,老师傅应该是专业切墩的,刀工很好,厨艺一般,对食材的了解程度不够。” 林国栋也没有搭理旁人的议论,不断用筷子把土陶沙煲中的姜块和小巧白葱头翻面。 将其内部的水份充分被热油蒸发,变得干香。 随后加入蒜头和沙姜,随着沙煲的温度不断升高。 厨房中响起了啫啫啫的声音,各种配料在沙煲中不断跳动。 一位眼尖的厨师说道。 “我知道了,这不是一道经典的南粤菜品,生啫鱼头吗!” 此话一出齐葫芦瞬间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没有用陶瓷沙煲,专门选了土陶沙煲。” 旁边的茶壶徒弟听闻问道。 “师父,我之前尝试做过这道菜,用陶瓷沙煲不一样吗?” 齐葫芦摇了摇头。 “我刚不是跟你说了,陶瓷沙煲密度很小,里面的汤头蒸发不出去。” “这道菜之所以叫生啫鱼头,就是不加一滴水才够干香。” “土陶沙煲分子缝隙大,不容易反水,你用陶瓷沙煲做出来地下会有一层汤,那就没有生啫鱼头的灵魂干香味道了。” 说罢看向林国栋的眼神越发凝重。 “我之前以为他学的是鲁菜才会做九转大肠,没想到他连南粤的菜品也会。” “而且居然在鲁城地界做南粤菜品。” 茶壶徒弟听闻安慰道。 “师父,每个厨师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种菜系都做得很好,鲁城人并不喜欢南粤菜品的味道,这菜做出来肯定不会受欢迎。” 可说完的同时,林国栋沙煲中的各种配料已经融合到了一个完美的程度。 生姜,白葱头,蒜头和沙姜,这四种气味浓烈的配料。 在油温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呈现出一种瞬间抢夺嗅觉的霸气香味。 齐葫芦闻到这股香味,感觉徒弟刚才说的话简直就是扯淡。 香的味道人人喜欢,自己闻到这股香味都忍不住咽口水,哪有什么地域之分。 思考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 “南粤人?刑会长!” “他知道邢会长是南粤人,所以才专门做了客人能吃惯的家乡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摆摊卖盒饭,治愈厌食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