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徒弟听闻有些不解。 “师父,今天给邢会长这么重要的客人做菜,应该拿出最熟悉的菜品才对。” “他一味做客人的家乡菜,这种做法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齐葫芦听闻顿了片刻。 “难道他已经熟练掌握龙国八种菜系融会贯通,所以根本没什么拿手菜,因为道道菜都是拿手菜。” 二人说着眼看林国栋将鱼头块放入底层铺满配料的沙煲中。 随后重新调了一碗刚才腌肉时一样的料汁倒入,最上方铺上整根的香菜。 “师父,他碗里不是剩了很多料汁吗,干嘛还要重新调一份,炫技呢?” 齐葫芦有些尴尬的看着自己这位什么也不懂的徒弟。 “这你都不懂,腌过鱼头的料汁有泥腥味,那能直接做为底料放进去吗?” 随着鱼肉快与料汁放入温度过百的沙煲,瞬间响起了清脆的吱吱吱声音。 将盖子盖上,这声音又有了变化,变成了沉稳的啫啫啫。 林国栋右手轻轻扶住被热气上顶的锅盖,看着锅边涌出密集气泡后闭上双眼。 耳朵仔细听着声音的变化,约三分钟后从中岛台旁边的酒柜中。 拿出一瓶包装精美的米酒,这么贵的米酒做饭真是白瞎了。 但也不是自己花钱,不用白不用。 林国栋做菜时表情向来严肃认真,唯独看到自己孙子时才露出笑容。 “小童,爷爷今天教你,这就是锅气。” 打开酒瓶将酒液洋洋洒洒淋在沙煲之上,仿佛加入了助燃催化剂。 酒精彻底将炉灶的火光点燃升腾,冲天而出将整个沙煲淹没于火海之中。 下方的林乐童看到这场面惊得呆在原地,此刻他看不到火光中沙煲的样子。 只能看到爷爷那双被映出火红的苍老面孔。 “哇塞,太帅了,我只在电视里看过这种场面” 随着酒精被尽数蒸发,火光也缓缓下降趋于平稳。 林国栋戴上防烫手套将沙煲放在托盘上,众厨师都等着他揭开锅盖看看里面的东西。 “打开锅盖最浓郁的香味就散了,直接端去包间吧。” 随着林国栋完成作品,齐葫芦也来到中岛台中央,属于自己的专属炉灶前。 经过观看林国栋的做饭手法,此刻他眼中少了轻视。 “林师傅,那我也做一道齐鲁酒家的招牌菜,黄河大鲤鱼给你品尝一下。” 徒弟从浴缸中捞出一条四斤重的大鲤鱼。 “齐师父要做最拿手的鲁菜黄河大鲤鱼了!” 听到这话林乐童疑惑了问道。 “爷爷,黄河大鲤鱼应该就是黄河里生长的鲤鱼吧,可是黄河范围那么广,流域经过很多地方,为什么会是鲁菜呢?” 听到这话茶壶徒弟不屑的笑了笑。 “小朋友你知道的还挺多,这道菜很多省市都说是自己的家乡菜。” “因为黄河流域很长确实不好界定,争执不下各省市决定派出厨师团。” “分别用黄河大鲤鱼做一道菜,评委和试吃观众共同打分。” “哪里做的味道最好,就把这道冠名成哪里的代表菜。” 说完指了指中岛台上忙碌的齐葫芦。 “我师父用这道黄河大鲤鱼,征服了鲁城所有厨师,被推崇为鲁城代表,在不远的将来去全国参赛,为家乡争取荣誉。” 听到这番洋洋得意的说辞,林乐童气的伸出舌头。 “略~” “真神气,那是我爷爷不在,如果我爷爷在,他肯定没办法代表鲁城参赛。” 林国栋无心情跟他争辩什么,只想借此机会多教一教孙子龙国文化知识。 于是拍了拍孙子的肩膀。 “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多省市都想将这道菜纳入家乡属地代表菜吗?” 看到孙子摇头,继续解释道。 “黄河全长5464公里,给众多省市提供的农作物的水源。” “所以被誉为母亲河,也是文化的源头摇篮。” “而鲤鱼又被成为锦鲤代表着吉祥丰瑞,所以大家都争抢生长在母亲河中的吉祥丰瑞。” “民间有一首诗赞美黄河鲤鱼。” “黄河三千鲤,本在孟津居,点额未成龙,归来拌凡鱼。” 听到爷爷的话林乐童点了点头。 “好神奇啊,一条鱼居然也有这么多寓意。” 林国栋笑了笑“龙国历史文化悠久,以后我再慢慢讲给你听。” 说完视线再次转移到中岛台上,四斤重的大鲤鱼金鳞赤尾体长肚白。 整体看上去光泽闪亮极为美观,齐葫芦拿起菜刀后原本那种不着调的任性气质突然一变。 整个人无比严肃认真,刀光闪过将大鲤鱼的鱼头和鱼尾处各砍一刀。 左手轻轻一拽,一根细长的白色肉线出现在指尖。 右手持刀缓缓拍打鱼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随着每一次拍打,手中的肉线就缓缓被抽出几分。 林乐童看到这东西忍不住探出脑袋。 “爷爷,他从鱼鱼里抽出的是什么啊,好像变魔术一样!” 林国栋笑了笑伸手指向孙子的小肚子。 “鱼的身体里有一根线,叫做腥线,如果不去掉吃起来泥腥味会很重。” “但这条线又细又脆,硬拽容易拽断,如果将鱼身切开取线,就会破坏整体美观。” “所以要轻轻用刀拍到,将腥线抽出来。” 林乐童双眼中满是惊叹。 “爷爷,我以前只会吃鱼,但没想到做一道鱼这么难啊。” 此时齐葫芦将腥线完整抽出,在鱼身两面分别切开四条斜刀。 随后在表面撒上生粉抹匀,放入油锅中炸至定型。 随着鱼身入锅,空气中传来滋啦滋啦的声响,以及炸鱼的香味。 将外表酥脆的鲤鱼盛出,随后走到一个开着火的炉灶前。 上面是一个超大号的不锈钢锅,拿出炒勺缓缓搅开上层的浮油。 从下方盛出一碗高汤。 “爷爷,他盛的是牛奶吗,怎么这么白啊。” 林国栋听到孙子的话思考片刻。 “这不是牛奶,骨头炖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成白色的汤头。” “每个厨师都有自己做高汤的诀窍,这个炉灶从咱们进来的时候就一直开着火。” “上面有一层很厚的油脂能起到保护作用,想必是常年文火慢熬不关,只是定时在里面加入水和新的原材料,这样才能炖出最浓郁纯正的高汤。” “以前在没有味精的年代,厨师都是做这种汤头提鲜的。” 旁边的茶壶徒弟听闻淡淡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摆摊卖盒饭,治愈厌食症》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