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和大金的战斗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如果完颜战和完颜如我不能在西域挡住龙不祥。 那么此后龙不祥的大军长驱直入,金国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兵团来抵挡。 同样的,假如在武州的诸葛亮败给了金七显。 那么金七显的大军亦会顺势南下。 彼时山海关内空虚,同样很难阻止金兵的南下。 可以说这两处战役的任何一场都事关全局生死,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这时的突发变故却不在武州,也不在西域。 而在卫青。 卫青就像一条肆意驰骋的巨龙。 带领着唐周、卫临等三州之将在金国的腹地内攻城掠地,无人能挡。 众将之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宋兵部尚书陈言之之子陈修杰。 他以勇猛凌厉的作战风格迅速的脱颖而出,多立战功。 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时。 现如今他已与唐周、卫临二人被人合称为卫青麾下少羽三杰。 他本就天赋出众,就连卫青都夸赞他是天生的军人。 只是在大宋的人才选拔机制中,天赋与心性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关系。 泱泱华夏,上亿生灵,为何数百年来却始终被金国所压制? 不是没有杰出的英杰涌现,而是被机制所制裁,没有出头之日。 这不是举国选拔人才,而是在二代中挑选,‘位置’也开始血脉传承。 如此焉能不被压制?怎能振兴一时? 以至于陈修杰虽然颇有才干,过往却被荀氏父子压制了,始终不曾发光。 他缺的从来都不是才能,而是一个机会。 如今他归顺北境,终于找到了舞台,开始谱写自己的传奇。 要说卫青的大局观也实在出色。 起初龙不祥给他的军令是带领大军徐徐向西推进。 但等到发现完颜战带兵千里支援西域后。 卫青便兵锋一转,突然朝着腹部开始挺进。 他举起手中锋利的大刀,一刀便将整个大金国的疆土拦腰斩断,一分为二。 彻底隔绝了金国西北军团与国都的联系。 而正是卫青的这一举措,让金主完颜亮感受到了巨大的压迫感。 他开始催促完颜战等人,希望他们能尽快的解决西域事宜,回师大都。 金国,秋鸣关。 这里已经是金国腹地通往西域的最后一道关卡了。 只要夺下了这里,便能将金国‘分离’。 从而在战略上取得巨大的优势。 负责攻城的是少羽将中的卫临,以及他麾下的五万大军。 他在河阳城一战中崭露头角,开始逐渐进入了龙不祥的视野。 随后以精准的眼光进行站队,并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能力。 如今终于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三名少羽将中,也唯独只有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出身。 如果当初不是龙不祥去了三州,那么在大宋的机制下恐怕他终其一生也无法出头。 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也不过是地方一参将。 秋鸣关下的猛攻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月了。 关内的金兵虽然也算顽强,但卫临却有信心在五日内攻下此关。 表面上是他一个人在攻城,但实际上卫青为了这一战布置良久。 唐周和陈修杰早已切断了东西两侧金国所有的援兵和补给。 这一战少羽将三杰齐出。 秋鸣关早已是一座孤城。 孤城不可守。 围城之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双方一场决心和耐力的大比拼。 谁能克服困难,比对手多坚持一刻,便能获得这次角力的胜利。 “将军,粮草已经清点完毕,负责押运粮草的云将军求见您签收回执。” 卫临正在沙盘上推演时,帐外传来了将士的声音。 这是他的习惯,哪怕明知此战已经十拿九稳,他仍然会反复推演,确保万无一失。 “进来吧。” 卫临揉了揉疲惫的双眼,便在主位上坐下了。 门外两人应声而入,齐齐跪地道:“参见将军。” 这两人一人是卫临麾下五大副将之一,另一人便是负责押运粮草的云将军。 卫临道:“请起,云将军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那云将军一抬头,正要谦逊几句,不料与卫临目光相接,二人一时齐齐都愣住了。 原来来人竟是卫临的旧相识云小凡。 当日三州之战时,云小凡便已是一城之主,更是全军统帅龙不祥的旧识。 而卫临尚需仰人鼻息,不过河阳城中一名小小的参将。 彼时龙不祥立足未稳,并州将领董其昌带队篡夺兵权。 云小凡选择了站队董其昌,反而与龙不祥从无来往的卫临义无反顾的站在了龙不祥这一边。 就是这一次小小的选择,让二人此后的命运天差地别。 没想到今日再相见时,卫临已是独当一面的大将,赫赫有名的三大少羽将之一。 而云小凡却仍是在处理一些杂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