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奏明的十七项罪状哪项是随意诬陷他的?他欺君罔上,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自持天下一统自己功劳最高,独揽内阁大权。若是他独霸中书一省也就罢了,他居然还趁门下省令曹惠元大人逝世,尚书大人您又辞退尚书省令之际把手伸到了门下、尚书二省之中。昏庸无能之辈只要一和他扯上关系,颜相马上就给其安排高位;甚至还公开什么官位卖多少银子,这卖官鬻爵己到明目张胆之步。除此之外还广圈田地,都把手脚伸到皇田去了,试问,他把圣上地位放在何处?视天下百姓又为何处?”
“若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下官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可他居然还和西蜀、南楚的遗老孤臣尚有扯不清的关系,回想这五年来,旧西蜀之地、旧南楚之地频繁发生的遗民起义复辟,勾结那些遗民杀害朝廷官员,这不是叛国通敌之罪又是如何?”
“尚书大人……”卫恒越说越激动,竟一下从桌前走了出来,来到张镇林面前,故作压低声音说道:“难道如此之大事,卫某看的到,圣上看不到吗?颜相权侵朝野,党羽遍天下,卫某即使有通天的本事,也能如此轻松迅速的将颜相拿下吗?”
“你是说……”张镇林宛如恍然大悟,但还没全说出口,后面一半就被他硬生生咽了下去。
卫恒背过身去,叹息道:“虽然我与颜相立场不一,但他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又如何想背上这忘恩负义的骂名呢?”
张镇林听到这里,似乎也对这整件事有个初步的了解。他因为致仕多年,对于朝廷之事也不再挂心了,只是近期不断有颜重惯的学生、好友等人来他跟前诉苦求他出面。听了那些人的说辞后,让这位原本脾气尚佳的老人勃然大怒,马上就“杀”到吏部想要“教训”这个“罪魁祸首”卫恒了。
当年与颜重贯、曹惠元、温道庭等人是同时期的官员,都是在翰林院进修随后又进的六部,几人也因此成了莫逆之交。即便是后来的组建内阁,四人也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过对于卫恒的说辞,他信的也不多。因为是对好友多年的认识,他可不相信颜重惯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来。细细思考一下后又问道:“颜大人被诛九族也是上面的意思?”
“这个,下官就不懂了。”卫恒激动的神情也逐渐恢复了过来,似乎是不想往深处继续谈下去,转而淡淡的丢下这句话来。
见卫恒不愿多说,张镇林也不想在此待下去了,而是袖子一甩,道:“既然卫大人不愿多说,老朽也不想再问了,卫大人你好自为之吧!”说完便摔门而出。
卫恒看着张镇林离去的背景,心中毫无波澜,返身回到了书桌前坐下,继续处理手头的事物了。
此事他张镇林想出头,自然不会在吏部碰了钉子后便早早收场了。卫恒虽然以前是自己的下属,但两人却属于不同的阵营。冀国的官场原本被士族门阀们所垄断,不反如此,他们还不断打压读书人,寒门士子极难出头。导致寒门出生的官员与士族出生的官员极不对付,这才分成了两个阵容。而老尚书令张镇林正是出生晋州张家的士族门阀,而卫恒当官前毫无背景,能有如此地步,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踩出来的。
然后自祥和八年天下一统后,圣上敞开国门,接纳了西蜀和南楚的遗民百姓。为了让他们和冀国百姓彻底能融汇惯通,在官场仕途也给他们开了扇窗——那便是科举制度的振兴。
圣上大兴科举制度,一方面确实是想吸纳蜀、楚两地的人才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是想改变如今士族门阀垄断朝廷官员的现状。这种制度严重打压了士族们的利益,士族门对于那些寒门士子越发的看不对眼,这种情况导致愈演愈烈,党派之争也更变得显而易见了。
张镇林走出了吏部大门后,站在皇城大道的十字路口上踟蹰不前,似乎是在思考什么,半响没有挪动过一步。而此时皇城报时的大钟突然敲响,这一阵阵的钟声也将老尚书的思绪给拉了回来,他转过身去,缓缓朝路的一侧走去了……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君行健》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