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二桃杀三士,用计让三人自杀,三人死后,晋、楚二国趁乱来袭,于是晏子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说是田家的妾生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此时天下诸侯依旧维持着常规格局——晋楚争雄。晋国、楚国是老牌强国,国力雄厚,威望很高。前558年,晋悼公病逝,晋国复兴霸业之举随之凋谢,后其正卿中行偃虽然相继打败楚国、齐国,终不能挽回因晋悼公的死而造成的损失。前550年,晋国栾氏发生内乱,齐国从中取利,着实大赚了一把。 楚康王鉴于国内公族实力过强,吴国冲击力过大;同时晋平公年幼,才能平平,六卿尾大不掉,政出私门,国君的权威再度旁落,既然晋楚两国各有痼疾,双方再度寻求媾和机会。前548年,晋国正卿范宣子士匄逝世,赵文子赵武执政;同年,楚国令尹薳子冯死去,屈建(字子木)继立为令尹。晋国赵武与楚国子木实现和平弭兵,竞争了上百年的争霸战争基本结束,两国邦交走向正常化,晋国人停战由于有六卿的内讧,楚国人息兵由于要与吴国交火。而齐国似乎没有非常要命的死穴,这样齐景公就在晏婴的辅佐下,富国强兵。 齐景公始终梦想着能光复齐桓公的霸业,对老祖宗称霸的故事他都非常感兴趣。正是由于有这种政治抱负,早年的景公非常勤政,善于纳谏,关心臣民。以晏婴为齐相,齐国的国势渐渐恢复。 在与诸侯国的交往中,景公还注意不卑不亢,尤其是对待争霸的对手晋国,有理有节地维护齐国的大国地位。 楚灵王被杀,楚平王即位,楚国还在修复灵王时代留下的创伤,无力北顾。晋昭公认为这便是晋国再次树立霸主权威的最好时机。这一年,晋昭公带领着六正当中的五卿(韩宣子韩起、赵景子赵成、魏献子魏舒、范献子士鞅、智文子荀跞),率各家军队共四千乘兵车进驻卫国,并告诸侯,再次会盟。昭公派叔向去见周景王,取天子的支持,以便用天子之命号令诸侯。周王同意后,晋昭公便又派叔向去见齐景公。叔向依礼对齐景公说明这次会盟的规定和意义,明确表示齐国必须参加这次盟会。景公认为,齐国尚不可以直接与晋国对抗,便说:“我不过是想提醒一下贵国,随便说说罢了。是否需要会盟,还是你们大国说算。现在既已决定了,我齐国怎敢抗命不遵呢?到时候我一定恭敬地去参加。”叔向察觉到问题的严重,建议晋昭公与诸侯国君同观兵车,连续三次检阅部队,诸侯震惊。但他从会盟结果中看到已经有一定部分诸侯对晋国已存二心,做表面文章、虚于应付罢了。大家害怕的是团结的晋国。 通过这次会盟,齐景公深深的感到晋国还没有颓废到脆弱不堪的地步,齐国与晋国至少在军事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若在错误的时机逼迫晋国人太紧,反而促使六卿团结,一致对外。在平丘之会上,诸侯们受到晋国的谆谆教诲,印象深刻,记忆犹新,齐景公还是暂时低调比较现实,时过三载,齐景公经过积极准备,精心谋划,终于在公元前526年,选中了徐国作为进攻目标,借以炫耀一下自己的力量。这次进攻的结果使齐景公大喜过望,齐国大军刚至蒲隧(今安徽省泗县),还未进入徐国境内,徐国就遣使求和。距离徐国较近的郜、莒二国深怕徐国已服,齐兵会转而攻击自己,赶紧也派使者表示臣服。齐、徐、郯、莒四国首脑在蒲隧结盟。 这次蒲隧之盟,晋国方面没有任何反应。齐景公对形势估计准确,对时机把握恰当,挑战晋国的耐力与霸主的权威,表明了齐景公与晋国争夺霸主的初步胜利。这一年,晋国的晋昭公夭折,幼子晋顷公立,晋国六卿的向心力进一步减弱。事实的发展也确是如此,从此之后,齐景公愈加放心大胆地干预起别国事务,真正行使起盟主才能行使的权力,真正干起盟主才能干的事情来了。景公再派军队讨伐莒国,迫使莒共公两度逃溃,晋国人还是没反应。卫国发生内乱,卫灵公逃到国都郊外。这之前,齐景公已派出公孙青去卫国访问,还未到卫国,便听到了卫灵公出亡国都的消息。公孙青拿不定主意,便赶紧派人请示齐景公。齐景公回答说:“只要卫灵公还在本国之内,他就是卫国的国君,我们就应当按国君的礼节对待他。”公孙青接受了命令,便按原定礼节去访问卫灵公,卫灵公非常感动。 齐景公在卫灵公最困难的时候,仍然以礼相待,虽然是外交手段,却在诸侯中造成了良好影响。诸侯们认为齐景公不仅是一个大国君主,也是一个尊礼爱人的盟主。由此大大地提高了他与晋楚对抗的力量。紧接着就在此事后的第二年,南方的吴国出兵侵犯中原宋国。齐景公得到消息后,认为这又是一次扩大影响、扩充势力的好机会,于是便迅速出兵帮助宋国。齐宋联军很快打败了吴军,取得了胜利。其结果是宋国对齐景公感激不尽。齐景公又一次扩展了自己的霸主势力。 公元前517年9月,鲁昭公实在不能忍受三桓的专制,与臧昭伯与郈昭伯一同向季孙氏发难,三桓中的孟孙氏与叔孙氏出兵协助季孙氏共度难关,三桓兵合一处,打败了鲁侯的亲兵,攻杀了郈昭伯,鲁昭公兵败逃亡齐国,齐景公闻讯便亲自带兵去慰问,并当场答应送给鲁昭公两万五千户人口和土地作为奉养之用。景公认为:鲁国既然未立新君,鲁昭公就仍然是鲁国的国君。齐国与他来往就是与鲁国来往。如果出兵侵伐鲁国,就是代鲁君伐逆,可使齐国获胜。齐景公利用安置鲁昭公,大获其利。他因此赢得了诸侯的赞誉和信赖,增重了齐国争霸的砝码。 齐景公虽然想按照霸主的规格来处理鲁国的内政,但又慑于晋国(尤其是范氏)的权威,只能安置鲁侯,却不能帮助鲁昭公复辟,这也是准霸主与霸主的差距。齐景公暗暗地下决心还要与晋国缩小差距。 前506年春,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要为蔡昭侯伸张正义,号召天下诸侯会集昭陵。士鞅与齐国夏、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国君,共18路诸侯同聚昭陵,共商伐楚大计。这是春秋时代,以一国之力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诸侯会盟,也是晋国昔日辉煌霸业的最后反照。这次会盟中,士鞅将楚国的贪婪丑陋行径公之于众,并宣布:前548年,晋楚双方曾经签署的弭兵之会的盟书从此作废,晋国是中原唯一的合法霸主。 士鞅此举的想法是利用诸侯会盟,提高范氏在国际上的声望,顺便光复一下晋国日益凋零的霸业。结果士鞅最铁的同盟者中行文子荀寅因为向蔡昭侯索要贿赂遭到拒绝后,便向士鞅提出异议,说我们会盟诸侯去替蔡昭侯讨伐楚国划不来,咱们捞不到便宜。士鞅也清楚荀寅的意图,但想想,中行氏是范氏最好的世交,如今晋国六卿的矛盾已经升级,诸卿对各自封邑的改革逐渐完善,世家新一轮的角逐即将开始,在这样的多事之秋,何必为别的国家谋取利益来得罪自己最好的盟友呢? 在士鞅领导下,帮助蔡国灭掉袖珍型的沈国,以此作为对诸侯的答复。于是昭陵之会不了了之。晋国人的拙劣表现使中原诸侯很失望,威信降至冰点。全天下都知道晋国人再也靠不住了,只有晋国人自己不这么想。这自然给齐国图霸创造了可乘之机。 昭陵之会后,郑国执政大夫子大叔在回国的途中,愤然辞世。郑国的亲晋势力大减,郑献公与晋国彻底决裂。前503年秋,齐景公与郑献公正式结盟。 不久,卫灵公因为在皋鼬之盟对士鞅的不满,逐渐与齐国靠拢。因为卫国的投怀送抱,齐景公信心饱满。这年的秋天,齐景公命令国夏率齐军讨伐晋国的铁杆盟友——鲁国。鲁定公不甘示弱,于第二年与齐国对攻。齐景公认为连个鲁国都搞不定,实在不像话,便于前502年的秋天,令两个上卿高张、国夏一同出征,大兵压境。鲁定公坚持不下去了,急忙向晋国求救。 晋国中军元帅士鞅连忙与上军将赵鞅、上军佐荀寅共同援助鲁国,因为鲁国是晋国外交的底线,一旦鲁国叛离晋国,那么晋国真是威严丧尽了。齐国的这一狠招激起了晋国君臣的强烈反对,以至于范氏、赵氏、中行氏三家联手一致对外。齐景公很快也察觉到自己的做法有些冒险,认为与晋国决战还不是对手,如果施予晋国人太强的外部压力,反而促使六卿的团结,这是景公不愿意看到的。景公很知趣的退兵了。 卫灵公本就是一意孤行的靠近齐国,看齐国不给自己扛担子,无奈之下与赵鞅结盟,结果赵氏家臣涉佗、成何在会盟中不礼于卫侯。这下卫国被彻底逼到齐国一方。中军元帅士鞅终于寿终正寝,原中军佐智文子荀跞高升为正卿,其余四卿依次升迁,士鞅之子范昭子士吉射继之为下军佐。就在晋国高层调整的节骨眼上,齐景公认为是挑衅晋国霸权的最好时机,在临淄集结部队,号召将佐,浩浩荡荡的杀奔晋国东部的战略要地——夷仪(今山东聊城)而来。夷仪城虽然不大,却是晋国安置在黄河以东的战略堡垒,震慑齐国与卫国的军事基地,自然也就是齐卫同盟的眼中钉。 齐军的力量积蓄了太久,这一战中完全的爆发,没过多久齐军攻占夷仪,向天下人传达一个信息:齐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与此同时,卫灵公按照之前的部署,也向晋国的寒氏(今河北邯郸西)发起了进攻。这次进攻因为晋军的反抗,没有取得较大的战果。但是齐景公还是比较满意的,对战斗中英勇表现的战士们给予了高度奖励。毕竟自前550年栾氏叛乱以来,齐国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扬眉吐气了。前500年,齐国终于与鲁国站在了统一战线上,这年夏天齐鲁结盟,此时齐、鲁、卫、郑正式同盟,形成对晋国东方战线的包围之势。 前497年,齐景公联合卫国亲自率军攻击晋国的河内,这次作战没有具体记载。晋国人的反应也较往常要迟钝的多。因为一场大火即将烧遍整个晋国赵简子欲将邯郸的500户人口迁往晋阳,邯郸大夫赵午反对赵简子的此次移民,赵简子利用宗主的身份,招赵午至晋阳而杀之。赵午的儿子赵稷据邯郸发动叛乱。范昭子士吉射与中行文子荀寅为赵稷出力,将赵简子驱除出国都,赵鞅退守晋阳,二卿随即又向赵氏封邑发动进攻,并兵围晋阳。 荀跞、韩不信、魏侈向晋定公请命,言范氏、中行氏为乱。晋定公命智氏、韩氏、魏氏攻打范氏与中行氏,解晋阳之围,救赵氏于倒悬。中行氏与范氏撤回自己的封邑,晋定公委任赵简子全权负责平定叛乱。范氏、中行氏向整个晋国挑战,难度太大,于是向齐国等周边诸侯求援,以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开始蠢蠢欲动。齐景公终于可以体面的插手晋国内政了……。 范氏、中行氏率领部署,逃奔卫国朝歌。出兵围朝歌,欲剪除荀寅、范吉射之族,齐国,鲁国、卫国都出兵帮助范氏、中行氏二卿。赵鞅于潞击败荀寅、范吉射,又在百泉击败前来救援的郑国军队。 前494年,齐景公趁赵鞅备战之机,率领着齐、鲁、卫三国军队向晋国发起第二轮攻势剌蒲。不久,赵鞅兵围朝歌。二卿被困,求救于齐景公,齐景公命人送军粮千乘给晋国,结果被赵氏截获,千乘粮食打了水漂……士吉射与中行寅欲与赵氏决战,拼个鱼死网破。赵鞅带领着晋军与二卿及东方反晋联军在铁丘(今河南濮阳)决战,赵鞅运筹帷幄,激励晋军,晋军士气大振,重创联军精锐。反晋盟军之势陷入低谷。 前491年,七月,齐景公命令大臣陈乞、弦施会合卫国大夫宁跪攻打晋国的五路,减轻邯郸守军的军事压力。9月,赵简子亲自督军围攻邯郸,双方又大战两个多月,邯郸城终于支撑不住了。十一月,邯郸告破,荀寅奔中山国,赵稷逃往临(今河北临城县西南)。十二月,弦施率齐军与赵稷会合。 邯郸城支撑了5年,至此重归于赵氏。赵简子在内战中占据上风,齐景公有些坐不住了,决定加大对二卿的军事援助以扭转颓势。赵鞅向荀寅与士吉射的巢穴柏人发起总攻。荀寅、士吉射从柏人突围,逃亡齐国。经过赵简子长达8年的艰苦征伐,晋国的内战基本结束。齐景公晚年将暮年的最后精力如同赌注一般全部投入到这场战争,最终齐景公的计划彻底破产了。战争的失败,令已年入黄昏的景公心灰意冷,加速了他的死亡。 这年夏天,齐景公自觉不久于人世,终于开始考虑他迟迟不愿提起的立嗣问题,最终他决定立一个宠妾鬻姒所生的公子荼,并将上卿国惠子国夏与高昭子高张招到了自己的榻前,把幼子荼托付给了两位重臣。 齐景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与世长辞。就在齐景公尸骨未寒之时,一场足以颠覆吕氏政权的阴谋正在酝酿,这个幕后主使就是田乞(亦称陈乞)。 齐景公在位时,国家政权稳定,没有给田乞任何机遇,然而景公顾得了生前,管不了身后,尤其是景公在临终前的废长立幼,给了阴谋家田乞实现他政治抱负的条件。当年夏,陈乞联合鲍牧(鲍氏为姒姓)及诸大夫发动政变,率领甲士攻打公宫。高张听到消息,与国夏驱车救援齐侯,与诸大夫在庄街遭遇,进行巷战。此时田氏曾经收买人心的种种手段发挥效益,齐国人都倒向田、鲍及诸大夫一边,全民皆兵。高、国寡不敌众,战败。国夏奔莒,高张、晏圉(晏婴之子)、弦施奔鲁避难。接着田乞以诈术胁迫鲍牧,立公子吕阳生为君作为傀儡,是为齐悼公,并派人弑齐侯吕荼。从此,齐国大权遂落入田氏手中,田氏世代辅佐齐侯,政由田氏,祭则吕氏。直至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代齐。前379年,齐康公去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不切实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