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那个孩子被村里人叫扫把星,还嘱咐孩子们离她远点。 水英那孩子偷偷的给送口吃的,才没让温暖饿死。 她可听李婆子多次骂自己孙女儿吃里扒外。 也别怪李婆子刻薄,都是穷闹的。 自己家人都恨不得数着米粒吃饭,哪有余粮帮旁人。 李长亮母亲王氏叹了口气,找出一只碗,盛了一碗糙米:“三儿,去,给那孩子送去。 那孩子把面给你们吃了,自己不知道还有没有口粮。” 李长青哎了一声,端起碗往温暖家走去。 温暖已经和好了面,时间晚了,顾不上发面,温暖决定做煎饺吃。 李水英邦邦的剁焯了水的老牛广(蕨菜),不一会儿剁好了。 没有肉,温暖多倒了一些油,把馅拌好了。 李壮李柱眼巴巴的看着,温暖失笑。 李水英擀面皮,温暖迅速的包。 不一会儿包了一盖帘,温暖让李水英点火,细细的烧,她把油均匀的抹满锅。 锅底也倒了一层油,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摆锅里,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饺子在锅里慢慢变得金黄,香气扑鼻。李壮和李柱不停地咽口水,迫不及待地等待着品尝。 温暖将煎好的饺子装碗里,先给两个小馋猫各夹了一个。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温暖心里暖暖的。 这时,李长青端着那碗糙米过来了。 温暖有些惊讶,连忙道谢。李长青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娘让我送来的,她说你把面给我们吃了,自己可能没口粮了。” 温暖感动不已,她接过那碗糙米,决定等会儿给王婆婆送些煎饺过去。 这一大碗糙米,可能是王婆婆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因为兴隆屯大多数人都姓李,所以为了好区分,李婆子和李长贵母亲,以及他们的媳妇儿以后的文里都以姓氏相称) 大家虽然都不富裕,但这份邻里之间的情谊让她感到无比温暖。也让温暖感到新奇。 这种感觉是贴地气的,全新的。 她非常喜欢这种平平常常的邻里生活,也爱上了这样简单的生活。 “长青叔,你也坐下吃,我包了很多。 你吃完了给王婆婆她们捎些回去吃。” 李长青也就是个十六岁的小伙子,想不那么多。 他早被煎饺的香味儿吸引了,看到李壮李柱吃的香,也拿筷子吃起来。 等温暖把最后一锅铲出锅的时候,李壮李柱李长青都打了饱嗝,抚着肚子。 “温暖,我这是第二次打饱嗝了,吃饱了真舒服。 今天晚上不用起来喝水充饥了。” 李长青笑着说,“长青叔,你愿意一直种地吗?” “种地也挺好的,出去闯荡没有门路,想做生意没有本钱。 而且我也没啥本事,只能种种地了。” 李长青憨厚地笑了笑。他不怕吃苦,可现实是吃苦也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长青叔,如果有机会,你想出去看看吗?” 温暖看着李长青,若有所思地问道。 李长青点点头,“谁不想出去见见世面呢?只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 “我有个想法,” 温暖眼神闪烁的说:“长青叔,咱屯子里有喂猪的吗?” “有,不多,人都吃不饱,还去喂什么猪。 李成昆,也就是村长的堂弟,他家里喂了好几头猪。 主要是人家地也多,有东西给猪吃。” “长青叔,村长爷爷家为什么那么多地呢?而且我看屯子里就他家房子最好。” “成旺叔的爷爷厉害,他小时候家里穷,被卖给富人家当了奴仆。 因为机灵懂眼色,会说话,被提拨当了管家。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回来了,置下了田地,修盖了房子。 村长家的大房子就是他当时修盖的。 老爷子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成旺叔的爹是长子,他奉养老人,继承了老宅。 李成昆的爹是老二,老爷子死后他们弟兄四个就分了家。 老三的妻子家是开镖局的,夫妻两个人成婚不久去外地,据说是乘船时船翻了,失踪了。 老四不愿意在家里,老爷子领着他出去,找了份工,听说在一户大户人家给人当差,也多少年没回来了。 村里现在就剩下成旺叔和成昆叔这两支。” 温暖了解了,她把煎饺给李长青放碗里:“长青叔,你拿回去给王婆婆她们尝尝。 等种完地我们再研究挣钱的事儿。” 李长青端着香喷喷的煎饺就往回走,对温暖说的研究挣钱的话根本没往心里去。 李长青端煎饺回家,被王氏数落的差点儿想回炉再造一回。 次日清晨,温暖早早的做了饭吃,来到了李富地里。 李老汉父子已经早一步到了地里,李财已经拉了一个来回,脸上汗珠子顺着下巴滴落地里。 温暖走过接过绳子,李财没推辞,主要是温暖拉着和玩似的。 李长贵一家来的稍晚些,李柱远远的就蹬蹬跑过来:“温暖姐姐!温暖姐姐!” 温暖拉了这一会儿够李富家种一会儿的了。 她又去了李长贵地里,这一次李长青没开口说和温暖一起拉了,他拿起锄头抓紧趁土湿润,平整一遍,让大嫂点上种子。 温暖和李富还有李长贵一家忙了七天天,总算是把地全种完。 饶是温暖力气大,也有些吃不消。 家里的粮食早已经没了,这几天都是吃的两李家的干粮。 真心是难咽,黑面加糙米掺杂的饼子。温暖觉得拉嗓子。 她决定去趟镇上,去拿回自己订的锅,顺便再买些细米细面。 她在训练营时虽然说艰苦,但吃食上是不错的。 大了去执行任务了,佣金又多,她更是锦衣玉食。 温暖实在是不愿意委屈自己的胃。吃那糙饼子,硬邦邦的,温暖觉得自己的胃非常不舒服。 温暖换上衣服,绕过房子上了那条羊肠小路。 温暖进了杂货铺,老板还以为她不要了呢,这么久才来拿。 温暖又付了剩下的一百文。告辞了杂货铺老板,转身去了粮铺。 还没进去就听到旁边有人喊:“温姑娘,温姑娘!” 温暖疑惑的歪头看去,原来是药铺小安。 温暖停下脚步,小安急步跑过来:“温姑娘,你怎么这么久没来了。 汤郎中让我找你,我不知道你是哪个村的,只有在街上碰碰运气。万幸今天终于碰到了你。” 温暖跟着小安去了药铺,汤仁中正在给病人切脉。 他给人开好药方后,递给小安去抓药。 他站起来伸手让温暖坐下:“你这丫头,怎么这么久没来了?怎么晒这么黑了? 女孩子,多爱护头脸些。” “汤伯伯,您找我什么事儿?” “是这样,本来订的药材在三月份到,结果那客商家中出了点事,临时来不了。 我其他的药还能顶一阵子,就是黄芪和刺五加,还有柴胡缺口比较大。 你看看能不能尽快去给我送些来。” “好!” 温暖答应完转身就走,把汤仁中剩下的话留在了口中。 “这丫头,差点儿闪坏了我的舌头。”小安在旁闻言偷笑。 温暖去粮铺米面各买了十斤。又去割了一斤猪肉。 看到肉摊上还有大骨,被剔除的溜光滑。 温暖问了价格,花了三文钱买了四根骨棒,四只蹄子,一条猪尾。 温暖背着东西绕过村子,回到自己家中。 看了看天,已经是接近午时。 温暖在院子里用石头搭建了一个简易灶台,把小锅放上面。 温暖把新锅反复的刷了好几遍,把洗干净的骨棒放里面慢慢的熬。 她抽出烧着的柴火把猪蹄上的毛烧干净,又用刀刮干净。 清水洗了好几遍,把蹄子放屋里的锅里,加上水,八角,胡椒粒,加上盐。没有酱油也没有其他的调料。 骨头炖上了,猪蹄猪尾也煮上了,温暖想了想,擀面条吃吧。 浇上骨头汤,再腌点儿小野蒜,绝对好吃。 温暖挽起袖子,和了一碗面,刚切好,李壮进来了,手里拿了一捆韭菜。 “温暖姐姐,阿奶让我给你送菜来了。” “壮儿,你有口福了,我擀面条吃,还煮的猪蹄。” “阿奶不让我吃姐姐的东西了,说再吃姐姐就没口粮了。” “没事儿,你就是天天来吃饭,姐姐也不会没口粮的。 壮儿,这样,你去叫你爹娘姐姐过来,再去叫长贵叔长青叔,就说我有事儿找他们,快去。” “哎!” 李壮蹦蹦跳跳的跑远了,温暖想了想,又舀了一大瓢面,和了起来。 李长贵等人不知道温暖找他们什么事儿,都急急的走来。 壮儿这小子也说不清楚,只说温暖姐姐让他快点儿。 众人一靠近温暖的篱笆墙,先闻到了香味儿,众人的肚子都轰呜起来。 “温暖,你叫我们来什么事儿?”李水英呼吸有些急促的问。 “水英姐,骨头汤熬好了,你盛到木盆里,再烧水煮面条,吃完饭咱们再谈事情。” 李长贵听到吃完饭再谈,松了一口气,这孩子,吓一跳。 李长贵打算先回去,待会儿再来。 “长贵叔。您可不能走,您看我和这一大块面,天热了,不吃了可就坏了。” 李长贵看着这丫头,这孩子,为了让他留下吃饭,这借口找的,让人听了就像是六月天喝凉水,里外通透。 李长贵和李富李财坐在院子里聊着天。 李周氏和女儿一起帮温暖切面条。 李周氏的刀功可比温暖好多了,切的又细又长。 温暖看李大婶子切的这么好,麻利的让贤了。 李丁氏揽着李壮,坐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温暖进屋看了看锅,掀开木盖,用筷子叉了一下。她用勺子把猪蹄和猪尾捞出,放盆里凉着。 温暖又迅速的腌了两碗野蒜,就着吃面条绝配。 她把猪蹄汤盛出来,放小盆里,不知道能不能成肉冻。 温暖把李壮拿来的韭菜炒了八枚鸡蛋。 韭菜炒鸡蛋特有的香味儿把李柱和李壮吸引了过来。 “姐姐,你做的什么这么香?” “柱子,壮儿,你俩都回家,让阿爷阿奶都叫来,就说我需要帮忙知道吗?” “知道了姐姐。” 两个小子蹬蹬跑远了,温暖出来对李水英说:“水英姐,你回家拿些碗来吧,我家碗不够用。” 李水英答应了一声,叫上李兰英回家拿碗。 李柱和李王氏两个人牵着李长春四岁的儿子李根的手。 李长春媳妇儿李张氏挺着孕肚跟在身后。 和李婆子李老汉两个人前后脚进了温暖的院子。 浓郁的香味儿扑鼻而来,不用说孩子,大人也没有能控制住自己不吞咽口水的。 李周氏已经烧开了水,把面条下到锅里。 李王氏和李全氏(李婆子)看着那一大盖帘面条,还有盆里一块还没擀的面。 心疼的直抽抽,这孩子,不年不节的,午时还要吃顿饭。 两位老太太坐在一起,小声的猜测着“这孩子以前是什么出身?不吝啬财物,不疼吃喝。” 又不敢大声说,怕让温暖听到再伤心。 李水英和李兰英把家里的碗全端了过来。 李兰香和李兰芳乖巧的帮大家摆筷子。 李周氏把面条盛碗里,每个碗里又盛了一勺骨头汤。 小桌子太小,坐不开这么多人,干脆不用桌子了,都把碗放地上了。 温暖又一次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买张高饭桌。 温暖把炖的软烂的猪蹄撕成两大碗,一起端了出来。 又把韭菜炒鸡蛋和腌野蒜端了出来。 一开始李富等人还放不大开,身为一个长辈来孩子这里蹭吃的。 很快这种想法在各种好吃的面前不翼而飞了。 每一个人吃的“出溜,出溜”的,本来三月底四月初的天就已经升温了,又是午时的太阳正热时。 又吃的面条,每一个人的汗都顺着脸淌。 李张氏自己吃一口,喂一口李根。这孩子平时也没吃过细面面条,猪蹄肉,遂也大口大口的吃。 李张氏给他填嘴里就咽,李张氏柔声说:“根儿,别急,慢慢的吃。” 李周氏下完最后一锅才开始吃的。 本来就热,她又守在灶边,脸庞热的发红。 温暖直等到李周氏忙完才和她一起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心安处是吾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