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坐在堂上说道:“不用带了,我已在堂上。”</p>
曲亦正问道:“你状告何人?可有状纸?”</p>
朱元璋说道:“有。马上就写好。”</p>
朱元璋从师爷手中借过笔和纸,很快写好了状纸。一个衙役接状在手,递上堂去。曲亦正接状在手说道:“嗯,这种简明扼要的状纸我最爱看。”</p>
曲亦正清了一下喉咙念道:“不孝之子曲亦正,——”</p>
曲亦正说道:“哎,你没弄错吧?怎么告到老爷我头上来了。”</p>
朱元璋说道:“往下念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的是!”</p>
曲亦正想了一下说道:“那倒也是。”</p>
于是曲亦正接着念道:“不孝之子曲亦正,不孝老母忠昏君,城破还要去投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么糊涂,该打多少棍?”</p>
曲亦正说道:“那就先传被告曲亦正上堂!”</p>
朱元璋说道:“不用传了,已经坐在大堂之上。”</p>
曲亦正左右看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说道:“好呵,你到底还是告到老爷我头上来了。不孝,不孝罪名大于天,你们把这么大的罪名往我头上扣,你们好狠心呵!你知道不知道,民告官,理该斩,我现在就先斩了你。”</p>
</p>
“你不能斩我,我不是民,我是义军统帅,官比你曲亦正大。”朱元璋说道,“我现在统领着五十个州县的土地,八百多万的军民,集庆只是我的一个州府而已。”</p>
曲亦正说道:“就算如此,你也告不了我,因为你没有原告。”</p>
朱元璋回头对康茂才说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带原告吧!”</p>
不一会儿,两个人扶着一个满头白发,步履艰难的老妇人走上堂来,朱元璋对曲亦正说道:“曲大人,原告来了。”</p>
曲亦正抬头一看,“哎呀!”一声忙走下来对老妇人恭恭敬敬地说:“娘亲,你老人家怎么来了,快,快请坐。”</p>
衙役端过一把椅子请老太太坐下,曲母颤颤巍巍地说:“曲亦正,我问你,听说你要忠于那个昏君,你要,你要去跳水自杀,有没有这么回事?”</p>
“娘亲,你老人家莫去听那些谣言,我哪里去跳水自杀吗?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全身没有一点湿,干干的,这么冷的天,只有傻瓜才去跳水。”</p>
曲亦正忙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声说道:“喂,朱统帅,做事不要作这么绝情嘛?得饶人处且饶人呵!”</p>
朱元璋低声说道:“谁叫你要去忠于那个狗皇帝?还骂我们是乱臣贼子。”</p>
曲亦正说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你就不要揪住不放嘛。”</p>
曲母问道:“你们在嘀咕什么?”</p>
朱元璋说道:“他说他还要去跳水自杀,我说:你不可以这样作,你有老母在堂,……”</p>
曲亦正忙转过身来拉着朱元璋在一边说:“朱统帅大人,你就放兄弟一马,就不要落井下石,好吗?只要帮兄弟过了眼前这一关,请客算我的,鼓楼后街吃烤鸭怎么样?算我的。”</p>
朱元璋扁了一下嘴,说道:“我生平最不爱吃鸭子,只有骨头没有肉。”</p>
“你要我干什么,你就明说嘛。”曲亦正说道。</p>
“我要你投降我。”朱元璋说道。</p>
这时,曲母把曲亦正叫到身边说:“刚才好像听说有个叫曲亦正的人,要忠于昏君去跳水,这人是不是你呵?”</p>
“娘亲你放心,不是我,这小子是我们集庆人,也叫曲亦正,他脑子有点问题,有娘不养,去忠君跳水,这不是明摆着不孝嘛?这蠢货,应该打他的板子。”曲亦正扶着他老母说道。</p>
曲母听了,点点说道:“对,是应该打他一顿板子,百行孝为先,你千万莫学他呵!你要学他,叫我今后靠谁呢?我只好被饿死。——你准备打他多少棍?”</p>
“打——打,啊——嚏,我打个喷嚏。”曲亦正含糊不清地说。</p>
“打七十七?打七十七棍也太多了,打十棍二十棍也就算了,只要他知道错改了就行。如果把他打伤了,谁来孝敬他老母?”曲老太太说道。</p>
朱元璋听了上前说道:“关键是这个人还不知悔改,他是个食古不化的人。……”</p>
曲亦正忙把朱元璋拉到一边央求地说:“朱老爷,朱统帅,你叫我说什么好呢?你就不要给我添乱子好不好?你到底要我怎样做你才肯罢休?你说。”</p>
“我要你投降义军。你若不干,我今天就没有个完。”朱元璋说道。</p>
曲亦正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已为皇上尽过忠,现在只有尽孝了,我已为他死过一次,也算对得起他。我尽了孝,就算下地狱我也没有什么后悔的。”</p>
朱元璋高兴地说:“好,你能想通就好了,从现在起,你仍为集庆太守,俸禄长三倍,让你好好地尽孝,你要把集庆治理好,为老百姓多办好事、实事。从现在起就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并设置建业翼元帅府,令廖永忠为翼元帅府元帅,曲亦正为应天府太守。”</p>
曲亦正忙跪在地上说道:“谢统帅大恩。”</p>
应天府很多儒士闻风前来相投,朱元璋礼聘儒士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为参政。一天,徽州老儒朱升前来见朱元璋,朱元璋将朱升迎之上座,说道:“元璋曾听人说,先生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呢?”</p>
朱升说道:“元帅义军入金陵,秋毫无犯,百姓拱服,统帅此举正似汉高祖入长安。我今只送元帅九个字,望元帅实行之。”</p>
说守,朱升从袖里拿出一张条幅上书:“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p>
朱元璋看罢称赞道:“先生的字,不但苍劲有力,而且此条幅意义深远,堪为行动准绳,请先生讲给我听。”</p>
朱升说道:“这三句话的意思是:第一句是巩固现在政权的必要措施,筑城墙是防御敌人的攻击,第二是发展生产,增加经济和物资的储备,第三是不急于称王,以免树大招风。这实际是韬晦之计也。”</p>
朱元璋听了,连声称好,即命廖永安负责应天府的军事建设,修筑城墙和城外护城河的疏通和深挖工作,加强金陵城的守备力量,又令康茂才为营田使,负责士兵的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解决军需之用。又建立民兵万户府,将民间青壮年编为民兵,农时耕种田地,闲时练习作战。朱元璋采取了一这一系列的政策,很快就见到了成效,不但解决了粮食的困难,也增加了经济实力。同时去掉了原来强征的“寨粮”,减轻了辖区人民的负担。因此深得人心,安定了后方。</p>
朱元璋在应天立稳了脚,就令徐达为大将,率诸将东下,攻占镇江,令汤和为统军元帅,驻守镇江,徐达又攻下金坛、丹阳等县,朱元璋又令邓愈、华云龙、华高攻克广德路,改广德为广兴府,令邓愈为统军元帅,驻守广兴府,领兵五万。</p>
从此,朱元璋威名日趋远播,诸将劝朱元璋进爵为王,朱元璋坚决不答应,只自称吴国公。在应天设立中书省,自任省事。授李善长、宋思贤为参议。又设江南行枢密院,令徐达、汤和为同佥枢密院士,冯国用为总制都指挥使。</p>
同时设前后左右中五翼帅府及五部都先锋,设官分职,井井有条,人人有岗,各尽其责。一切安顿好了,就遣将到和州迎接家眷来应天府,并在御史台修了很多官第,按官职大小,爵位高低,分给住处。各将士见应天府的条件和徽南小城相比,那是无法相比的,而且家眷也来应天,他们的事业越来越兴旺,就没有再回和州和巢湖的想法。</p>
接下来朱元璋采取东扩西张的办法先后攻下了江阴、常州、长兴,江阴乃长江着名军事要塞,朱元璋即令吴桢、吴良同守江阴。江阴又是张士诚的都城平江(苏州)北边屏障,张士诚曾派人数次来争,都被吴氏弟兄击溃。</p>
喜欢明月清风剑请大家收藏:()明月清风剑。</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月清风剑》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