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书屋

第312章 不建议贸然用但不是不能用315

几人说说笑笑,型号总师邱总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人,不由暗道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p>

其实高振东虽然长相偏清秀,但是并不算娃娃脸,邱总感觉到年轻得过分,更多是相对已知高振东的成果来说的。</p>

几人坐下,寒暄一阵,齐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高处长,这次来,是如上次电话里所说,向你请教来了。”</p>

高振东摇摇头:“请教不敢当,有什么能交流的,我们交流交流。”</p>

齐工也不客气,和高振东说起了自己的想法。</p>

“你们是准备把DJS-60D做加固处理后,装到仿制反舰导弹系统里面去?”</p>

听着齐工的话,高振东也感到高兴,这不就是自己搞单板机的意义嘛,用途极广,各行各业都能用得上。</p>

“是的,不过具体怎么用,能怎么用,我们还在考虑中,你是DJS-60D的研究人,又是自动化专业的,对计算机和制导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p>

高振东听着齐工的话,陷入了思考。</p>

他一边思考,一边问了一些问题,齐工也一一作答。</p>

良久,高振东道:“从成本和全系统的角度,我不建议贸然把DJS-60D放到导弹上,导弹上其他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没法为它提供足够的工作条件和资源,简单说,浪费了。”</p>

这句话虽然是半否定了齐工的想法,可是邱总和齐工对高振东的评价却是更高了,从实际角度出发,不因为自己是DJS-60D的研究人,就盲目推广,罔顾现实。</p>

“同时相对反舰导弹来说,其目标的机动能力极为有限,导弹的控制律、制导算法、飞控响应速度这些东西,都没有太高的需求。从你刚才介绍的现状来看,现有子系统已经足够了,在总体战技指标和各子系统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也没有改进的必要。”</p>

高振东这话,非常客观,邱总道:“看来高顾问和我们的想法比较一致啊,弹载计算机暂时有点超前了。”</p>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不过如果要用,倒也不是没有用处,至少在减重、降低系统复杂度、提升系统维护性等方面,还是大有好处的。”</p>

这几方面,一下子就把两位老总的兴趣给提起来了,看起来好像对性能没有提升,可是却是能实实在在增加战斗力的。</p>

“高顾问,还请详细说说。”</p>

高振东道:“刚才我听说,导弹的惯性制导是用的惯性平台对吧?”</p>

高振东记得前世看到过一张照片,544导弹的制导系统个头挺大的。</p>

齐工点点头:“对,是这样,平台的确比较笨重,高顾问,你是想用计算机替代掉惯性平台?”</p>

这事儿想着怎么感觉不靠谱啊,计算机本身可没有测量角度和加速度等等参数的能力,本来这个惯性平台就是用来测这些的。</p>

高振东笑道:“计算机不替代惯性平台,而是用另外一种惯性系统替代惯性平台,这种惯性系统比惯性平台的体积、重量、复杂度、制造和维护难度都要低很多,但是真正的数字计算机对于这种惯性系统来说,是必须的。”</p>

齐工的兴趣马上就来了,惯性导航的那个惯性平台可是个大爷,很难伺候,而且还又重又贵,加工困难。</p>

高振东说的,就是50年代开始发展的新惯性导航技术——捷联惯导。</p>

高振东向两人介绍了捷联惯导的原理和技术思路。</p>

说完了还补充了一句:“我只想到这些原理,具体的实现,我就爱莫能助了。”</p>

简单来说,捷联惯导就是用一套直接安装在弹体上的加速度和陀螺仪,替代了原来笨重复杂价格昂贵的惯性平台。</p>

而惯性平台原本的功能,则由计算机通过实时解算上述传感器数据,形成的一套虚拟“数字惯性平台”来实现。</p>

从原理就知道,数字计算机对于捷联惯导平台来说,是必须的,模拟计算机那种假计算机是完成不了这个功能的,这也是在70年代以前,很少有用捷联惯导的普通导弹的原因,算不动。</p>

当然,捷联惯导也不是没有缺陷,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技术环境下,可是恰好,反舰弹道是有末制导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了捷联惯导的部分缺陷。</p>

邱总和齐工都是对惯导系统非常熟悉的人,一听高振东这一套解释,自己再想了一会儿,激动了。</p>

真能搞!</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官痞 姐姐好凶[七零]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缘来还是你 孕期小哭包,疯批老公轻点宠 修仙?贫道本身就是仙! 深缠!病娇哥哥囚锁软诱小漂亮 傅总,江小姐另寻新欢了 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