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书屋

第233章 朝廷没钱?

面对老翰林的冷脸,书记官笑笑不言语,把批的条子递到李承平手上就示意下一个。 看了下批的条子,上面明明白白地写好了官职和姓名。 李承平拿着这张条子又到了另一位胥吏那里,这人是翰林院的,恭敬道:“问李大人好,这是您的俸禄。” 米粮不轻,大乾一石米是一百二十斤左右,李承平的俸禄是八石,去除折色后也还有近五石。 朝廷给官员的俸禄,还有米折物的方式,即折成胡椒、苏木、绢布、棉布等,这种米折物官方的叫法为“折色”。 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华夏历史亦是如此。 钱币需要铜,银锭需要银矿,这都是天下稀缺的。 “银本位”是以白银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华夏一直都处于缺银状态。 真正大规模使用银子,还得等到明清时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现在是不成的,国际贸易朝廷都没有明确下来。 李承平听李轩说过,台州现在就有不少夷商,朝廷缺钱,他不是没有把视线放在对外贸易上。 所以官俸实质上就是用实物冲抵,米是重中之重,谁家都少不了五谷杂粮。 接过条子后,那胥吏盖了个戳子后将条子留存下来,这是要归档的,俸禄审查同样严格,程序有好几道,就是为了杜绝弄虚作假。 胥吏明显还有话说,可见李承平专心致志扛米袋,就暂时不言语了。 李承平心里泛起了嘀咕,衙门发俸禄也不提前知会一声,他好多找几人过来。 家里安定下来后,牛蛋最近倒是一直随侍在侧,可他一人一下子也搬运不了。 两人合力将米袋移到墙角,李承平在旁盯着,等牛蛋回家赶车来,再慢慢腾挪回去。 李承平上手搬米袋,可没有谁跳出来说他有辱斯文,成天哪有那么多有辱斯文的事。 大家都是这么干的,除了年纪上来的,年轻小伙都是自己上手,好歹是君子六艺中历练出来的,都有把子力气。 刚才只顾着搬没怎么在意,李承平掂量几下后就觉察出不对来。 牛蛋与他对视一眼,率先出声道:“不对啊!老爷,这米根本就没有五石重,怕是连四石都不足。” 李承平起初还以为自己感知错了,但牛蛋也这么怀疑,当即便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两人都是农家子弟,准确到几两是不至于,但少了百来斤还觉察不到,可就有些离谱。 还能这么搞,缺斤少两。 不是,朝廷好歹是个国企,不至于干这种事吧! 胥吏赶紧出声解释道:“好叫大人知晓,春夏折色有了一点点改动。” 随后,李承平就拿到了折色后的物品,几个陶盆和花瓶,怪不得庄方让他快些来。 听说这些盆盆罐罐是十年前永兴帝大寿,吩咐官窑烧造的,用过一次就放库房里吃灰,没想到李承平赶巧第一次发俸禄就给赶上了。 好歹是个朝廷命官,李承平拿着几个盆回编检厅时,差点没把同僚们笑死。 庄方捧着肚子大笑,“久安,早就让你跑快点,到底是拿了这么个东西回来。” 孔荀笑得含蓄点,但嘴角的笑是一直没下来过。 花盆还有点用,李承平让牛蛋送回去了,至于这陶盆家里实在太多了,给柳安当傧相时拿回去不少,根本用不完,索性就带过来送人。 不是啥好东西,但为了不让李承平太尴尬,庄方几个同年还是把它给分了。 这盆拿在手里,庄方又不禁长吁短叹起来,“怕是后面连这盆都领不到喽。” “此话怎讲?”孔荀说。 庄方摊手无奈道:“户部这月都拿这个搪塞咱们,等到秋冬折色调整,还不晓得要拿什么物件出来糊弄人。” 这倒是真的,秋冬折色更多,朝廷俸禄发放本就复杂,物品发放比例更是叫人琢磨不透。 几个同年深以为然,他们可是听衙门中的前辈感叹,说若非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第一个月当值,户部还不一定会发俸禄。 事关朝廷颜面,多少得意思一下。 要知道户部已经拖欠了两月有余的俸禄,哪怕是现在也只发五月份的,三、四月的现在都没个说法。 下个月发不发都是两可。 话虽这么说,但李承平觉得这些老人都十分淡定,不以为意的模样,怕是都是有外水,但具体是什么,有多少他就不得而知了。 李承平真的就觉得离谱,偌大一个朝廷现在连一个俸禄都发不出,怎么跟草台班子似的。 欠俸的事,这些年各衙署的人大概是没少经历。 脑袋过了一遍朝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李承平这才发觉现任首辅严思勉好像是个不大会搞钱的。 马匹未动粮草先行,朝廷运转也是如此,何时何地何人都少不了钱粮。 作为首辅弄不来钱,李承平觉得严思勉这个位置应该坐不长久。 程长捷就是个藏不住事的,翰林院太闲也不好,容易扯些有的没的。 他就曾在李承平一次宴饮时说过,漕运总督转运漕粮不利,被换了数个,这个权势满满的位置一直是严思勉派人把控。 东南是有钱的,首辅的人弄不到钱,南京诸衙好像人员短缺严重,行政效率缺乏低迷,因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他更是吐槽严思勉专恣擅权、倾陷异己。 当时,李承平只觉得是程长捷的愤慨,现在想来怕是事实。 若李承平没记错的话,自严思勉主政以来,每年运抵京城的实际漕粮运输量是逐年递减。 永兴三十年是五百八十万石,永兴三十一年是五百三十万石,到了去年也就是永兴三十五年更是只有四百万石。 或许不是没钱,只是漕粮运输耗损过大以及其他原因,究其根本就是严思勉给朝廷倒腾的钱越来越少。 李承平想着想着就苦笑起来,他真的没想搞事,但朝廷财政是真出了问题,这可能是他冒头的一个机会。 皇极殿内。 永兴帝看着面前的严思勉,脸上难掩失望,摆手将他挥退。 头疼的厉害,他不经意间想起殿试的策问,斟酌一番后,缓缓张嘴说道:“李承平在翰林院干嘛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