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书屋

第88章 北宋科技双星:毕昇与沈括

在领略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改革新政以及那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之后,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另一个伟大的创举。 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而在这个时期,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发明它的人虽没有范仲淹那般的政治高位,却以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在文化传播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他就是毕昇,一位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工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毕昇的世界,探寻活字印刷术诞生的传奇历程。 北宋年间,在一个宁静的小镇上,公元 970 年,毕昇呱呱坠地于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 童年的毕昇,生活清苦却充满了好奇与幻想。每当看到村里的先生拿着书本,为孩子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和深邃的智慧,他那明亮的眼睛里便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贫困的家境如同沉重的枷锁,无情地剥夺了他进入学堂的机会。只能在田间辛勤劳作的间隙,他偷偷跑到学堂外,侧耳倾听那知识的妙音,用心灵捕捉着每一个字符的神韵。 稍大一些,毕昇便开始帮着父母在田间挥汗如雨,可他心中对知识的向往却像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每当夜幕悄然降临,他总会借着那如豆的微弱烛光,用树枝在地上认真地比划着白天偷偷学到的文字,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憧憬。 少年时期的毕昇,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怀着对文字的热爱,来到了镇上的一家印刷工坊当学徒。 工坊里弥漫着的墨香和纸张的气息,让他沉醉其中。那一块块雕版上精美的文字,既让他惊叹不已,同时也让他敏锐地察觉到了传统雕版印刷术背后隐藏的巨大弊端。 “师傅,这雕版刻起来费时费力,万一刻错一个字,整块板子就废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毕昇常常皱着眉头,一脸困惑地问师父。 师傅总是无奈地摇摇头说:“孩子,咱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哪有什么别的办法。” 但毕昇心中的疑问却像一颗顽强的种子,在黑暗的土壤里拼命地生根发芽。他望着那些堆积如山的雕版,心中暗暗思忖:“这么多的板子,只为了印几本书,太浪费了!而且一旦需要修改内容,又得重新雕刻,这得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啊!”每当想到这些,他就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不甘。 时光匆匆,毕昇步入了中年。岁月的磨砺让他在印刷工坊里成为了技艺娴熟的工匠,可他对印刷术的思考从未有片刻的停歇。 在生活中,毕昇有一位温柔贤淑的妻子。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妻子总是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羹,关切地说:“夫君,今日辛苦了。” 毕昇会和妻子分享在工坊里的所见所闻,妻子总是静静地聆听,眼中满是理解和支持。 一天,毕昇像往常一样在工坊里忙碌,当他看到新刻好的一摞雕版时,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如果每个字都能单独制作,需要的时候再组合起来,不是能省去很多麻烦吗?” 这个大胆的想法犹如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内心。然而,要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道路却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他首先尝试用木头来制作活字,精心挑选木材,仔细雕刻、打磨。可是,木头容易吸水膨胀,导致印刷出来的字迹模糊不清,排版也变得参差不齐。这个失败让毕昇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难道真的不行吗?”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心中的信念开始有些动摇。 妻子察觉到了他的低落,轻轻握住他的手说:“夫君,我相信你,你一直都是那么聪明能干,这一点小挫折算什么,咱们再想想办法。” 就在他感到迷茫和绝望的时候,妻子的鼓励如同春风拂面。“夫君,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不要放弃。”妻子温柔而坚定的话语,让毕昇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他又尝试用金属,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发现成本太高,难以在实际中广泛应用。 家人看到他如此执着,纷纷劝他:“毕昇啊,你就安安稳稳地做雕版印刷,别瞎折腾了。” 但毕昇不为所动,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日夜琢磨。 一天,他在做饭时,看到锅里煮着的米粥,米糊在锅里翻滚,突然想到:“如果用胶泥来制作活字,是不是可行呢?” 这个灵感让他兴奋不已,立刻开始动手试验。他精心调配泥土的比例,经过反复的揉捏和塑形,制作出一个个规整的活字,然后用火小心翼翼地烘烤,使其变硬。 可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活字排版时难以固定,印刷时容易走位。毕昇苦思冥想,尝试了各种方法,用绳子捆绑,用木板夹住,都效果不佳。 就在他几乎要再次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木匠用榫卯结构固定木材,灵光一闪:“我是不是可以在活字上设计一些凸起和凹槽,让它们相互嵌合?” 经过无数次的改进和试验,毕昇终于想到了用松脂、蜡和纸灰来固定活字。 当的优劣。这种片面的重视导致了像毕昇这样在理科领域有所创新的人才被忽视,他们的成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认可和推广。 这反映出封建王朝在人才选拔和价值评判上的局限性,阻碍了科技的更快发展与广泛应用。我们应当以史为鉴,摒弃这种片面性,重视各个领域的创新与人才,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为知识的传播打开了崭新的篇章。而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位同样熠熠生辉的人物——沈括。 北宋明道元年,公元 1031 年,杭州钱塘的沈家府宅中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沈括诞生了。 沈括自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聪慧,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家中丰富的藏书成了他童年最好的伙伴,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深邃的知识,如磁石般吸引着他。 在同龄孩子还在街头嬉戏玩耍时,沈括已经沉浸在书卷的世界里,与先哲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时光荏苒,沈括渐渐长大。凭借着过人的才智和勤奋的努力,他踏上了仕途之路。起初,因父荫,他担任了沭阳主簿。 在沭阳,这个年轻的官员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成熟与稳重。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困苦,积极改革弊政,推行新的农业政策,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了显着的提升,百姓们对这位年轻的主簿赞不绝口。 不久之后,沈括又先后出任东海、宁国、宛丘等地的县令。每到一地,他都以公正廉明、勤政爱民着称。 他治理水患,修筑堤坝,让饱受洪涝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整顿治安,打击盗贼,让地方恢复了平静与安宁。 嘉佑八年,公元 1063 年,沈括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京城的政治舞台。他被任命为扬州司理参军,负责处理刑狱之事。 他秉持公正,明察秋毫,不让任何一个无辜者蒙冤,也不让任何一个罪犯逃脱法律的制裁。他的名声在京城逐渐传开,人们都知道了有一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叫沈括。 熙宁五年,公元 1072 年,沈括迎来了他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挑战——主持汴河水利工程。汴河,这条承载着北宋经济命脉的河流,由于年久失修,河道淤积,水流不畅。 他亲自带领工匠和民工,沿着汴河一路勘察。白天,他顶着烈日,在泥泞的河岸上测量地形,记录水流数据; 夜晚,他在烛光下翻阅古籍,研究前人的治水经验。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沈括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治水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沈括始终坚守在一线,亲自指挥。他巧妙地运用了水力学原理,设计了新的堤坝和闸门,使得汴河的水流得以顺畅通行,灌溉了两岸的农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这项工程的成功,让沈括的名字在北宋的政坛上更加响亮。 熙宁七年,公元 1074 年,沈括被任命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出使辽国。辽国对北宋的边境领土虎视眈眈,此次出使,充满了危机和挑战。 在辽国的营帐中,沈括面对辽国君臣的咄咄逼人,毫不畏惧。他凭借着对地理、历史的精通,以及出色的口才,据理力争,坚决扞卫北宋的领土主权。 他详细地阐述了北宋对边境地区的合法管辖依据,驳斥了辽国的无理要求。 最终,在沈括的努力下,辽国不得不放弃了一些过分的要求,维护了北宋边境的暂时和平。 沈括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积极参与其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改革措施。但变法触动了一些守旧势力的利益,他们对沈括进行了百般攻击和诬陷。 沈括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身心俱疲。但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百姓的福祉,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科学领域,沈括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编撰的《梦溪笔谈》,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 在天文方面,沈括改进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天文仪器,使得观测更加精确。他还提出了“十二气历”,以节气定月,打破了传统历法的束缚,更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在数学领域,沈括提出了“隙积术”和“会圆术”,解决了高阶等差级数求和和弓形弧长计算等难题,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物理方面,沈括的发现更是令人惊叹。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 他发现磁针并非总是指向正南正北,而是略微有所偏差。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是物理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 此外,他还对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和凹面镜成像等光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通过实验,详细记录了各种成像的特点和规律,为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地理方面,沈括对山川地貌、气候变化、物产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记录。他绘制的地图,精确而详尽,为军事和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沈括的一生,是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一生,也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一生。尽管他在仕途上遭遇了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在科学领域的成就永远闪耀着光芒,照亮了后人前进的道路。 沈括在元丰五年,公元 1095 年去世,享年 64 岁。沈括在忧郁和寂寞中离开了人世。他的名字和他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现代人通过博物馆展览、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科普读物和影视作品的创作,以及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介绍等方式,来传播沈括的科学成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历史追光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