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看来,万亿成交就是顶。沪深300成交占比创历史新低,同时国证2000成交占比创了新高,题材股吸金热度不减。一方面是情绪冰点,另一方面是题材股成交占比居高不下,市场其实是冰火两重天,盘面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冷清。在市场出现新的上涨之前,题材股的浮筹还需要一次出清。</p>
从历史上看,跨年行情呈现明显的“价值搭台,成长唱戏”特征。金融、周期、消费、稳定在四季度表现,均是全年四个季度中最好的;而成长风格在四季度的表现也仅次于一季度,同样指向四季度是全年较好的布局窗口。此外,年末行情中,低估值板块往往表现好于高估值板块、绩优股好于亏损股、大盘股好于小盘股,年初往往存在反转效应。</p>
周一周二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周二晚上美元指数崩盘,很多人对上交易日的预期很高,结果市场高开低走,已经引起股民的焦虑情绪,周五再来一个单边下行的低开低走,一般人确实忍不了。平心而论,最近的市场不算太差,只要不追高,即便不挣钱也至少不亏钱。但是,大部分股民可以忍受同跌,却不能忍受结构性上涨,别人的涨他的不涨就不行。作为过来人,我很能理解,但是却爱莫能助,这种心性的修炼只能靠被市场不断地折磨来获得。</p>
从行业板块跌幅榜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疗/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性板块成了砸盘的主力,而这些也是机构布局最多的。即便是美元贬值大幅减轻了权重股的估值压力,机构重仓股依旧是狗都不玩的节奏。另一方面,微盘股指数的大牛市这两天刷屏了。曾几何时的小市值摊大饼模式再次以光鲜亮丽的方式出现在了大众面前。不知道这是不是某些人口中的“活跃”,但是我知道这些小盘股的坐庄式上涨跟绝大部分股份没有关系,股民要挣钱还是靠的业绩和估值的攀升带来的整体行情。</p>
布局跨年行情,方向上可关注创新成长。首先是ai应用和r。2024年r/ar新品密集上市,出货量向上弹性较大,新版本体验感提升明显,相关板块有望加速应用落地。其次是电子,上一轮半导体周期自2021年四季度见顶后至今已走了两年下行周期,9月开始,华为、小米等新机发布后销量均超预期,若后续创新能够带来新一轮换机潮,电子板块有望迎来上行周期。再次是医药。三季度医药中的部分子板块受到反腐事件影响业绩增速较低,未来,医保、集采、反腐等边际影响越来越小,医药板块长期的需求逻辑一直都在,在连续调整两年的背景下有望启动新一轮行情。</p>
喜欢喧嚣股市请大家收藏:(20)喧嚣股市。</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喧嚣股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