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大皇子刘辩,又提拔了数位朝臣。 在朝堂之上,几乎所有手握军权的将领,都被重新任命。 一众大臣们虽然感觉心中不舒服,却也理解大皇子此举。 历代天子更替,都会扶持属于自己的势力,将军队牢牢抓在手中。 虽然刘辩此时还只是代天子执掌朝政。 然而,所有大臣心里都清楚,天子的病,怕是好不了。 可能用不了多久,大皇子刘辩,就会继承天子之位。 有些将领,都改头换面,成为了身份地位更高,手中却没有实权的九卿,比如曹操,比如刘备,都是如此。 对此,曹操和刘备,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一众老臣之中,唯一算得上晋升的,只有杨彪一人。 当朝太尉,那是文官之中的第一人,也是三公之首。 此时,所有大臣看向杨彪的目光,都带着浓浓的羡慕之色。 看来,杨彪早就和大皇子走到一起。 怪不得杨家能四世三公,在朝堂延续下去,因为杨家人都有先见之明,目光都长远。 待刘辩任命完官员后,又对着朝臣勉励了一番,这才结束这场令群臣震惊的朝会。 …… 朝堂上的变动,很快就传遍了大汉上下。 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什么情绪变化。 对于百姓们来说,朝堂上的变动,离他们太远。 唯一令百姓们感到惊讶的,是天子突然病重,大皇子代理朝政。 虽然惊讶,可很快,百姓们就将此事遗忘至脑后。 与朝堂变动,天子病重,大皇子代理朝政之事相比,还是农田里的粟苗更令百姓们担忧。 虽然今年的大汉,风调雨顺,温度适宜,粟苗早已经长到了小腿那么高。 百姓们也会每隔几日,便前往田间,一是观察粟苗成长状况,二是给粟苗除草。 和百姓们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各地方官员。 无论朝堂怎样变动,都不会影响到州郡的官员们。 当然,并不是所有州郡官员,都不会受到影响。 身在并州的荀彧,还有赵云二人,都收到了朝廷送来的圣旨。 圣旨上的内容,要他们二人前往北州。 刘辩封荀彧为北州刺史,让其前往骠骑大将军麾下,助大将军治理北州。 又命赵云为安北将军,带领并州境内的骁骑军,前往北州,震慑东北。 二人收到圣旨后,皆一脸的惊讶,他们根本想不通。 为何大皇子刚刚执掌朝政,就如此着急的打算掌握并州。 赵云和荀彧虽然心中惊疑,不过圣旨已经下达,他们二人能做的,只有听命离开。 一同离开的,还有一万多名骁骑军的骑兵。 荀彧离开后,朝廷很快便派人接手并州。 负责治理并州政务的,正是曾提出废史立牧,却被张骁一句话给驳回的刘焉。 刘焉这几年,在朝堂上可以说是可有可无,存在感很低。 群臣议事之时,刘焉也并不发表意见,只是静静的在一旁观看。 如今,刘辩上位后,刘焉就表现的十分积极,并取得了刘辩的信任。 也可能在刘辩没有进入朝堂之前,刘焉就已经依附了刘辩。 刘辩又任命刘焉的长子刘范为护匈奴校尉,任命刘焉的次子刘诞为护羌胡校尉。 二人在并州大肆招募士兵,以防备鲜卑和羌胡卷土重来。 不止是并州,就连身在幽州的王琦和张懿,也被调入了洛阳北军。 二人刚离开幽州,新任幽州刺史,兼护乌桓中郎将的刘虞,就抵达了幽州。 来到幽州后,刘虞第一时间就接手了张懿和王琦二人的幽州军。 刘虞的长子刘和,也被天子任命为幽州校尉,在刘虞麾下听命。 朝廷接连的举动,令幽州和并州百姓一头雾水的同时,心里也生起一股无名怨气。 幽州和并州,发展的如此好,百姓生活日渐富足,口袋也日渐充盈。 并州更是成为大汉的交易中心和最大的粮仓。 为何大皇子会将大将军麾下,全部调离幽并二州? 刘焉?刘虞?虽然二人很有名气,可幽并的百姓。 他们的心中,只认准骠骑大将军,只认准骁骑军。 虽然百姓们心中有很大怨气,可即便他们有再大的怨气,也只能咽回肚子里。 不止是幽并百姓看不懂大皇子的用意,就连朝堂之上的大臣,也不明白大皇子刘辩的真正意图。 对于朝堂之上的变动,他们能理解是大皇子想要收拢权力,巩固自己的权利。 可大皇子对幽并二州的一系列举措,用意又何在? 难道大皇子,惧怕骠骑大将军功高盖主,惧怕骠骑大将军拥兵自重,导致江山不稳? 虽说这个担心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时候,也不是最佳的时机吧? 如今大汉的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即便是想削弱骠骑大将军的兵权,也要等一切都稳定再说吧? 而且骠骑大将军,也并没有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甚至是颠覆朝廷的想法吧? 若是大将军有这个想法,他还用等到现在?大皇子还能顺利执掌朝政? 又是谁每年来到洛阳,教导的大皇子刘辩? 可以说,整个天下,大汉为最强,而大汉最强,是北方的骁骑军。 骠骑大将军只要有异心,以他在民间的威望,百姓们会拥护朝廷?骁骑军一旦南下,谁又能抵挡? 刘辩在朝堂上,下达这个任命后,以卢植和蔡邕。 还有曹操刘备为首的大臣,皆出言劝阻,却被冷着脸的刘辩,给一一驳回。 更令群臣想不到的是,身为九卿之一,执掌禁军的卫尉阳球。 竟然被廷尉盖勋,给派人抓了起来,并押至牢狱。 原因是阳球府上的下人,找到了廷尉中人,状告阳球这些年,利用他手中的权利,大肆敛财。 前些年,洛阳袁家和一众党羽落幕之时,阳球也参与抓捕和抄家。 袁家和一众大臣的家财,被阳球私吞无数,那些钱财到如今,都被阳球藏在他府中。 廷尉盖勋,带人进入阳球的府中搜查,也的确发现了数百箱钱财珠宝。 如此铁证之下,阳球是百口莫辩,一众大臣们见状,也不敢开口为其求情。 大皇子也根本没打算给大臣们求情的机会。 第二日,阳球和他一家老小,就被廷尉之人,押出洛阳城外,斩首示众。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末:以骁骑之名永镇华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