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再三,林甫决定冒这个险。倘若他是寻常人家的学子,他定然不敢放着本来就字数紧张的题目不答,而去揣摩圣心写什么“言官体系”。
可毕竟如今自己身份特殊,目前取得的成绩也显然引得了一些大人物的注意,尤其陛下曾钦点自己入殿试。
那么不论自己能不能通过阅卷官那一关,陛下多半也会亲自看一看自己的卷子。
只要陛下肯看一眼自己的卷子,林甫觉得自己对“言官体系”这一方案的介绍和分析一定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之所以他如此肯定,是因为这套“言官体系”实在是太适合现在周皇朝的历史进程了,况且陛下已经于前几年设立了都察院,这说明他已经初步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这样的话,也就不用担心陛下会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事。
所谓“言官体系”是明朝发展起来的特色,赋予言官极大的言论自由,评事议事绝对安全,不会受到惩罚。
这套言官体系采用的是以小制大的方法,都察院的御史言官们品级很低,全是七品官,但权力极大,什么都能插一手管管。
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处理的事务,每天要做的就是去各个部门转悠,去查查户部的亏空,兵部的军饷,吏部的官员安排什么的,晚上再去刑部看一看有啥冤假错案,一天就过去了。
用这些寒门学子们作言官,一来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比较痛恨士族,二来这种读书读出来的,很多都比较死板,就如林甫进京之后所见到的柳文长,寒门学子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人。
有这些寒门言官监督朝廷,就达成了掣肘权贵的目的,而让这些没有背景的寒门士子们以七品的身份监督长官,他们也就不至于太过分,毕竟受到品级限制,他们无法像大员那样随心行事,需要有所顾忌。
找一些死板固执的寒门学子,任御史行监察权,这是御史的正确用法。不仅监察权贵,连自己也一起以身作则。陛下牺牲一点作榜样,都察院就能慢慢坐大。
等都察院坐大之后,再找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寒门学子甚至自己的心腹,放进都察院作长官,起到指哪打哪的效果,渐渐地也就能够完成最终目的。
如此以来,大批量的寒门学子有了去处,能起到监督官员徇私枉法的效果,也算是回答了部分有关吏治和春闱的策问。
虽然几乎是没有正面回答多少问题,但林甫相信这一套“言官体系”正是陛下所需要的,比起诸学子对题目表象性的套路回答,自己超脱了时代的见解一定抓住了陛下最本质的需求。
因而林甫略加思索了一番,就动笔在草稿上稍微梳理了一下大纲。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大概组织了一下,按顺序写下了言官这一名词的概念,初期的选拔要点(选择比较死板认真的学子),如何建立起言官威信和权力,中期的转型方案(如何在都察院坐大之后转型成为削弱权贵势力的中坚力量),后期的限制政策(在削弱权贵势力的目的达成之后如何回收都察院权利),以及言官本身在明朝历史上出现的问题。
写完了概要之后,林甫对这些要点稍作了一些调整,便开始了答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国本纪》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