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我背完,不知道下面该说什么,只好干瞪眼看着面前的四个人。
开口的是坐在庞教授旁边的老师,“《西洲曲》原来是长江流域的民歌,相传字句经过当时文人的修饰,它算是吴歌、西曲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作品了,我很高兴你用它作答。能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首诗吗?”
“乐府诗的最大特点是贴近生活,语言通俗,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腻,这首《西洲曲》也不例外,除了这几点外,我选择它的最大原因是喜欢它的音节之美。全诗有多处用顶真手法,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
那个老师点了点头,“好,下一题比较简单,□□是我国的开国领袖,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请背诵他的《沁园春雪》。”
“各位考官,我能站起来背诵吗?坐着感觉气息不顺畅,没法表现出这首词的气势。”
“当然可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抑扬顿挫的背完,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声调不错,也很有感情,就吃亏在是个小姑娘,声音不浑厚。”那个点评《西洲曲》的老师微笑着给我泼了冷水。
“老谢,你这可是鸡蛋里挑骨头喽!李清照再怎么浑厚,也赶不上张飞啊!”
庞教授说完,大家都笑了,气氛一放松,我仅有的一点紧张也消失殆尽,偷偷看了一眼苏晚晴,她神色欣慰,冲我点了下头,算是鼓励。
“林晓泉同学,下面是你最后一道题:陶渊明东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也是田园诗的鼻祖,请背诵一首他的作品,并说出你自己的理解。你仍然有3分钟时间准备。”
晚晴念完这道题,我几乎想找块木板把秦木修供起来,又有种作弊的负罪感。
我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赶走,快速梳理好思路。
“各位考官,我要背诵的是陶渊明的《酬刘柴桑》。”
庞教授的眉毛似乎挑一了下,一副有些感兴趣的神情。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这首诗的创作是有背景的,题目中的刘柴桑是陶渊明的好友,他与陶渊明一样,是个隐士,也是佛教的虔诚信徒。他不止一次的劝说陶渊明皈依佛教,但是陶渊明一直没有答应,这首诗也是陶渊明在酒桌上拒绝刘柴桑的时候所作。他在诗中没有直接以说教的方式拒绝,而是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生活图景,独居陋室,的确有些寂寞凄凉,岁月流逝,也无法令人不伤怀,但是诗人却在季节的轮换中体悟出生命的与自然的美好,它们的美丽,在于有盛有衰,有枯有荣。我觉得陶渊明一定是一个充满热忱的人,他所在意的,是秋日的绚烂和荒芜中的鲜艳,生命无常,他愿意纵情生活,而佛教的禁欲和苦行会成为他的约束,令他失去真心。我从这首诗中体会最多的,就是身心融合,才是真正的通透和明悟。”
本来是回答一道考试的题目,我却觉得越说越有共鸣,有种与古人心有戚戚的感觉。一口气说完,竟觉得意犹未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泉涌无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