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不论赵小山和二黑子如何叩门,都没有如愿见到陈狗子。 心急如焚的兄弟二人甚至想到了翻墙进入大昭寺,结果二黑子踩着赵小山的肩膀刚探过去一个头,就被寺里的武僧一棍子给拍了下来。 要不是赵小山连忙表明身份和来意,一顿毒打是少不了了。 面对一圈举着棍子的僧人,赵小山颤着声音试图打探陈狗子的消息,然而几个僧人俱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赵小山只好扶着一瘸一拐的二黑子,灰头土脑的朝古仙村走去。 到家时赵老爹还没回来,赵老娘看到他俩这衰样一阵心慌,还以为赵小山在外面又闯了什么祸,放下锄头就冲了过来上下检查,发现二黑子除了些微擦伤外没什么问题才狠狠松了一口气。 “不是说去卖米粉,怎么还受伤了?咋?那些当差的不让你们摆摊?” 赵小山扶着二黑子坐下,边拿手巾帮二黑子擦拭边和他娘解释。 赵老娘听了不以为意,道:“狗子在寺里能有啥事,那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了,又不用干活又不受搜刮的。你们别跟着瞎操心了,兴许今天忙着明天就见到了。” 赵小山和二黑子对视一眼,觉得他娘说的不无道理。 “娘,我爹呢,他比我们先回来的。” “你爹说米粉卖的好,把东西放下就上镇里买骨头买肉去了,说明天还要去卖。急慌慌的,话都没说两句就走了。”赵老娘不满的嘟囔了一句。 “山子,你爹光说卖的好,到底挣没挣钱啊?这两天冬小麦种的差不多了,要是挣钱,让你二姐跟你一起去。” “娘,今天没挣钱,反而赔了一百多文。” 赵小山话音刚落,就听赵老娘一声河东狮吼:“啥?赔钱了?!” 她这嗓门大的,把里屋的赵老爷子都叫出来了,只见赵娇娘和小刘氏纷纷抬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赵小山。 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米粉是赔钱的?那家里剩的这些可咋办? 赵小山无奈之下把前因后果都说了,最后着重强调:“本来后面还有人想买,结果米粉也没了,汤也没了。” 赵老爷子磕了磕烟袋,点头表示肯定,“你爹做的对,就算不挣钱,让亲戚邻居喝口热汤也是应该的。” 老头子的反应在他意料之内,转头看向刘氏,发现她低着头什么话也没说。 看样子经过上次的事,赵老娘也知道避赵老爷子的锋芒了。 二黑子走的时候,赵小山依约给了他十文钱,又将家里的米粉拿了两捆让他带回去。 晚上的时候,赵大壮和赵老爹几乎同时到家。 赵老爹折腾一天,一点没嫌累,还精神抖擞的,将牛牵好后,拎着两根骨头就进了灶房,开始加水熬煮骨头。 一边熬煮还一边指使家里人抓紧泡稻米,争取快点将香满楼预定的米粉做出来,毕竟一两银子的定金都收了。 赵娇娘站起来刚要拿盆就被赵大壮制止了,“二妹你坐下吧,大哥来,你们种一天麦子不比我轻巧。今天那几个官差吃了咱家米粉,对我们态度都好了,下午本来该我去推土,都没让我去,让别的村的去的。还有咱们村那几个,看我没干完都抢着帮我干呢。” 赵老娘边做鞋边小声嘟囔,“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好意思了呗。” 余光瞥见赵老爷子回了屋,赵老娘又偷偷溜进灶房,一顿耳提面命,要求赵老爹明天不许再穷大方,“吃一次得了,还能天天吃啊,咱是卖钱的东西!你可不兴再傻了吧唧的到处送了!听到没?” 赵老爹被掐住耳朵,哎呦哎呦的喊疼,仰着头哼哈的答应。 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男人怎么想的,刘氏一清二楚,手下一使劲,咬牙发狠道: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明天我还问山子,要是你没听话,后天你就下地干活,我去卖!我看谁还好意思天天吃咱家的!” 这一晚,赵家每个人都忙到了很晚。 冬天来了,屋子里越来越冷,他们家手头有钱,新生意又有了进项,赵老娘也不愿再刻薄自家人,拿出钱让赵老爹买了不少棉花,正起早贪黑的赶制新棉被。 赵小山没做肥皂,一直待在灶房和他爹准备明天摆摊需要的东西。 今天的出摊后,他发现自己之前想的方向都是错的。 出来服徭役的确实不乏几个有钱人,但大部分都是周围村子穷苦出身的。 这些人购买力非常小,那些量少而味道好的东西对他们吸引力不大,他们追求的是便宜还要量大,简单俩字:顶饱。 骨汤米粉虽然好吃新鲜,对他们来说却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在他们选择的范围内。 因此,要想做这些服徭役的人的生意,骨汤米粉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赵小山想了想,觉得猪下水的生意更可行。 这一天晚上,赵小山在老爹的帮助下将上午买的那些猪肠猪肺处理干净,切成小小的肉丁,和白菜萝卜烩在一起炖了一大锅。 他决定了,明天的地摊增加新品种:盒饭! 没错,量大管饱的盒饭才是最受民工欢迎的。 饭用最便宜的杂粮饭,菜就是猪下水炖的大杂烩,再配点自家腌的小咸菜,外加一碗骨头汤。 这样的搭配,成本不高价钱不贵,有肉有菜还有汤,绝对能满足客户的需要。 如果有不差钱的,他们随时可以再烫米粉进行售卖,两不耽误! 一口锅不够,只能将自家做饭的搬了下来。 泥炉子也要另外再添置一个,赵小山拿上两捆米粉,去族长赵来庆家借了一个。 木桶也不够,赵小山朝二黑子家借了两个,一个用来装杂粮饭,一个装炖菜。 这次二黑子娘没再多说什么,虽然儿子和赵小山天天瞎跑,但也带回来好几个大钱。 这时节,家里除了卖粮能换点钱,是真没什么进钱的渠道了。 赵小山忙活了一上午,准备差不多了,便再次和赵老爹踏上行程。 对于他又增加了‘盒饭’这一业务,赵老爹没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他现在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儿子的小跟班! 要说赵来福这名字没白起,是个真有福气从不操心的命。 小时候他爹赵老爷子在外面跑单帮不怎么回家,但每年都能拿回来钱,那时候他日子过的很是不错,乃古仙村同辈人羡慕的对象。 只不过后来他娘病倒了,赵老爷子不得不回来给媳妇儿治病,没几年的功夫,家里的钱没了地也卖了,他娘却没救过来。 就在他的日子陷入谷底,快要过不下去时,刘氏嫁过来了。 对于这个风雨飘摇一穷二白的家来说,刘氏的到来不仅是来了一个能生儿育女的女人,更是一个能干活挣钱的壮劳力,为赵家撑起了一片天。 老马说的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家里谁挣得多,谁就有绝对话语权。 刘氏一来就以壮硕的身躯和强悍的体力迅速成了家中诸事的实际领导者,赵来福不需要做决定,媳妇儿说啥,他跟着干就是了。 刘氏出去干活,他就在家做饭,他还爱做饭,看刘氏吃的香,他特别有满足感。 小时候他听爹娘的,后来听媳妇儿的,他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现在儿子大了有主意了,他就听儿子的。 有人说他窝囊,他却从不觉得这是啥丢人的事。 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每天能牵着老牛跟儿子做点小生意,家里有点进项,这便是顶不错的日子。 人各有志,天塌了有高个的顶着,他只需要猫在下面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够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