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缓缓道。</p>
这些,他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p>
“好!!”唐太宗李世民听完这第二条改动方方案,脸色隐隐有些激动,能让久居高位的帝王变色,足以证明这第二条府兵制度改革建议,戳中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心!</p>
“太子所说的第二条,朕早已规划好了,只是还未实行,没想到太子与朕父子同心,也能想到这一点。”</p>
唐太宗李世民道,露出欣慰之色。</p>
太子提出的府兵制改革中的“兵农合一”的举措,使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如此可以大大的将军事力量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p>
这样一来的话,大量农民将成为府兵的来源,不但可以保证了大唐有充足的兵源,又可以避免了士兵因长期脱离农业生产,而形成独立的军事集团。</p>
士兵平时分散在各地务农,战时则迅速集结出征,战争结束后又返回原籍继续务农,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这种“兵农合一”的模式,不但可以使得军队在和平时期不需要长期维持庞大的常备军,又能减少了军事开支,而且也避免了士兵因长期服役而产生的懈怠和战斗力下降等问题。</p>
当大唐有战事时,能够迅速召集起经过一定训练的府兵,投入战斗,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效率。</p>
“父子同心?呵呵呵...”李承乾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没有反驳对方的话,父子同心?</p>
你和魏王李泰才是父子同心吧?</p>
不过若是硬说父子同心也没有错,当年你想造高祖皇帝的反,他现在也打算造您的反!</p>
李承乾面无表情的说出第三条改动方法。</p>
“三,府兵制度应保证府兵的经济待遇,儿臣认为,日后大唐该采用兵农合一的模式,即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如此不但可以减少军费开支,又能巩固了武装力量,也使得农业生产与军事力量相互促进,有利于我大唐的财库增收和百姓稳定。”</p>
“同时,府兵最好自备物资与赋役减免,府兵粮械自备,免除赋役,这既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又使得府兵家庭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保障,能够安心服役。”</p>
李承乾说完三条建议后,抬头看李世民的表情。</p>
陆师和他说过,府兵制度的第三条改动,对于历史影响最大。</p>
即兵农一体,战时打仗,农时耕地。</p>
而大唐贞观十年的府兵制度改革,也是由此开始的。</p>
“好,好,好!这三条建议,如朕这些年来所总结的一样。”</p>
唐太宗李世民连续说了三个好字,打量着下方的李承乾。</p>
自己这个太子,不是不学无术么?</p>
而今日所言这三条建议,条条戳中他的想法,件件符合他的心意,甚至他本来就打算于今年,进行如此改革的。</p>
并且,这三条改革方法,他并未与群臣说过。</p>
不过倒是商讨过,但很可惜,并非是他自大,而是他多年的征战经验与多年的执政经验,一点一点累积,才总结出这三条改革方法,群臣文官对于军事并不是很了解、武官对于改革更是一头雾水,这件事情只能他自己拿主意、想办法。</p>
所以,李承乾这三条建议,几乎不存在是大臣帮助他的结果。</p>
那么,李承乾到底是如何总结出来的?</p>
难道,自己这个儿子,是个执政天才?</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