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亲族不予追究,也能让他们死而瞑目了。</p>
而且这比起那个冥顽不灵的江南士族,结局已经好过太多了,该知足了。</p>
要不然,江南士族,今日必灭!</p>
不过话说回来,经此一役后,江南士族,还能称为江南士族么?</p>
声望一跌再跌,为谋私利,更是不惜损害国之根本,还有对于江南吕家的落井下石,都足以说明江南士族的丑恶。</p>
哪还能指望读书人以江南士族为榜样?</p>
别想了,青史,浩如烟海,就必有人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也必会有人遗臭万年,遭人唾弃。</p>
从此以后,江南士族,这四个大字,就是亘古不移的贼子。</p>
“倒是有点可惜,未曾早点认识你。”朱棡抬起头,又是看向李文熙道。</p>
李文熙闻言,躬身一礼。</p>
“请殿下送微臣上路。”</p>
笑容温和如初,似解脱。</p>
朱棡缓缓起身,手中刀扬起。</p>
“好。”</p>
声音落下,冷光一闪,瞬间划过李文熙的脖颈。</p>
血色绽放,李文熙的身体便轰然倒塌,顷刻间,又是重归寂静。</p>
至于朱棡仍是站于原处,手中刀轻抖,刀尖几滴鲜红轻轻坠地,溅起细小血花。</p>
朱标见状,便是转身看向朱元璋躬身道:</p>
“陛下,微臣请旨,厚葬。”</p>
“准。”朱元璋点头。</p>
李文熙,的确是个才子,只是可惜出自江南,不能为大明所用。</p>
便是此时,胡惟庸又是一步踏出,看向朱元璋上奏道:“陛下,老臣仍有本奏。”</p>
“自淮西侵占百姓田亩、及今日侵害国之根本,动摇社稷神器。”</p>
“老臣认为,古法难议今日,需创新、改革,以稳社稷,以安民心,以定乾坤。”</p>
“所以老臣今日斗胆请旨,革弊政,重议天下田亩,为国为民,求以福祉。”</p>
话罢,胡惟庸俯身叩首。</p>
只是这一席话,却未曾引起文武百官丝毫的震动,毕竟今日输得太惨,甚至已经输了话语权。</p>
所以这一切,反驳也好、不反驳也罢,都将水到渠成,难撼大明。</p>
对此,朱元璋思索片刻后,方才看向叩首的胡惟庸,道:</p>
“胡相,可有什么主意?”</p>
而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此时,就连朱棡都望向了胡惟庸,眼中泛起深邃。</p>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出,胡惟庸就真是名义上的孤臣了。</p>
胡惟庸想了想,便是抬起头,看向太子朱标拱了拱手后,再次对着朱元璋叩首道:</p>
“老臣愚钝,改制不易,幸得陛下与太子殿下指点,老臣方才草创良策: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p>
“今日厚颜,呈于陛下。”</p>
说话间,胡惟庸又是从身上取出一份奏章,双手呈上。</p>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p>
虽然朱元璋下旨,凡在京官员都可以参议早朝,但能来者,皆有自知之明,而且都是绝顶聪明。</p>
这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其核心意思。</p>
可现在在场的文武臣子,除获罪臣子与冥顽不灵,自谋生路的臣子。</p>
便是淮西勋贵与一些刚正不阿的臣子。</p>
而对于淮西勋贵来说,朱元璋的意思,就是他们的意思,朱元璋认同,他们便拥护,朱元璋反对,他们坚决抵制。</p>
所以淮西勋贵就算是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也不会站出来反对。</p>
至于剩下的臣子,他们更不会出言反驳,毕竟这对于百姓有益无害。</p>
这般说吧,世上有忠奸,难辨其真伪,可真正能心系百姓者,奉天殿上寥寥几人也。</p>
随后,朱元璋看完奏章以后,脸上顿时露出一抹笑容,更是看向胡惟庸赞叹道:“胡相,果然大才。”</p>
“陛下谬赞了,这非臣一人之功,而若无陛下与太子殿下,老臣悟不出来。”胡惟庸依旧谦逊。</p>
朱元璋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便是扬了扬手中的奏章,笑道:</p>
“胡相国,咱明白,但这满殿文武,还不明白,讲讲吧。”</p>
“遵旨。”胡惟庸领旨起身,便是转向殿中文武,高声道:</p>
“所谓“摊丁入亩”,即将原先按人丁征收的徭役赋税,改为依据田亩进行征税。”</p>
“田亩所占居多者,赋税越高,相反,田亩所占不多者,赋税越低。”</p>
“此举意在消除因人口流动不均而导致的税负不公,确保每一分田土皆承担相应的税责,而且保护了贫弱农户,又确保了国家财税的稳定增长。”</p>
“再论“官绅一体纳粮”,因部分官绅士族或因“特权”而免除了应承担的税粮义务。”</p>
“但今后则不然。无论官阶高低、家世贵贱,所有田产持有者均需等同缴纳赋税,无一例外。”</p>
“此举旨在强化朝廷法制,消除“特权”,实现税制公正,确保朝臣与百姓负担的均衡。”</p>
“此二策并行,将从根本上调整我大明之税赋,从根本为百姓着想,并且促进农耕,稳固社稷,百姓亦可安居而乐业。”</p>
话罢,胡惟庸又是回转躬身,再次看向朱元璋大礼参拜道:</p>
“陛下,微臣不敢贪功,此乃陛下之功,也为天下之福,百姓之福也!”</p>
“昔日田赋繁重不均,丁役负担沉重,百姓困苦,国家财用亦不充盈。”</p>
“陛下痛心,整日忧卷,夜不能寐,臣自能体悟陛下之心!”</p>
“方才能今日破釜沉舟,改革弊政之举。”</p>
“仅凭此,为国为民,未敢忘忧,陛下便当得起,千古一帝!”</p>
其声,振聋发聩!</p>
别说是这满殿文武群臣,就连朱元璋都是为之一震,眼神更是散发出一抹深邃。</p>
千古一帝。</p>
他、朱重八,担得起么?</p>
为君之道,前有古,可循,似汉高祖、似唐太宗、似诸多皇帝。</p>
可朱元璋始终学不明白,总觉得并非大明为君之道。</p>
那大明的为君之道,究竟是什么?</p>
朱元璋似有所悟的抬起头。</p>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p>
大明之道,朱元璋没能握住,可、朱重八握住了!</p>
就是那年爹娘饿死,朱重八做过和尚,做过乞丐,跌跌撞撞踏上淮西路,跌跌撞撞走向应天府。</p>
登上了这最高的位子。</p>
所为,所行,最开始,就是为了一口饱饭。</p>
而今时,这碗饭,不再是桌案上的一碗米,而是天下万万百姓的饱饭!</p>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p>
“大明之治,始于艰难,成于众志,兴于革新。”</p>
“咱,要对得起的,非世之江山,而是天下万万百姓,还有九泉之下爹娘的在天之灵.......”</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教你怎么做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