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上次御前审案之事后,赵立庆开始思索朝中各部门人事安排的调整事宜。 当下朝中各主要部门主官大多是赵祯时期的老臣,如今也到了该换上一批年轻人的时候。 靖丰二年的最后一次朝会来临,各部门依次汇报今年的工作完成进度,年初所定的几项事务进展情况各不相同:身份证的推行已完成将近七成;四条主干道水泥路的修建进度却还不到三成;黄河疏浚工程的进展也颇为缓慢。 监察院经过一番调查,已将江南十几个贪赃枉法的官员关押在大理寺监牢,只待最终审判。 赵立庆听完汇报后,对于水泥路的修建以及黄河的疏浚进度有些不满意,然而在这个时代又没有大型机械,也只能如此,唯一较为遗憾的是,尚未找到能建造两座大桥的人才。 “朕对今年的各项工作比较满意,下面宣布对朝中的一些人事调整。” 赵立庆瞥了一眼身旁的小林子。 太监小林子立刻会意,上前两步,翻开手中的文书,大声念道:“设立咨政局、顾问局……” 小林子那鸭公嗓般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底下的群臣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暗自猜测为何要设立这两个机构,此次调任的官员中,大部分是六部的尚书、侍郎,甚至还有政务院的右相以及监察院的长官。 唯有文彦博、欧阳修、韩琦、富弼、王安石五人面沉如水,波澜不惊,因为他们提前得到了皇帝的通知,心中早有准备。 小林子念完文书的前半段后,停下等待皇帝的指示。 “这资政局今后的职责是辅助政务院,为一些政务提供处理意见。” 赵立庆威严的目光扫视着群臣,看到众官员还处于发蒙的状态,心中暗觉畅快,接着又说:“顾问局的职责是辅助枢密院。” 众官员听完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让那些老臣去这两个地方养老,从此不再过多地参与朝政事务。 小林子得到皇帝的示意,接着往下念:“调任王安石为政务院右相,监管司由苏轼接任,司马光升任监察院院长,其副院长职位由章衡接任,窦卞任吏部尚书、王韶任兵部尚书、吕惠卿任户部尚书、郑雍任礼部尚书、包繶任刑部尚书、梁焘任工部尚书、曾布任‘大宋月报’主编、苏辙任吏部侍郎、章惇任户部侍郎……” 随着一个个名字的念出,涉及到调任的官员纷纷出列谢恩。 一眼便能看出,这是一场新人换旧人的变革,老臣前往新设立的两个局养老,新人则上任各个紧要职位。 群臣心中不免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在龙卫军的整编尚未正式开启,将士们纷纷陷入了对自己未来出路的思索之中。 闲来无事,八位师长便引领着将士们来到了汴京城东边的工地,协助建造房屋,毕竟,这里的房子在建成后将是他们家人的居所。 定远师师长曹达在工地上巡视时,注意到了四个正卖力搬砖的年轻人,他们的模样看上去显然与工地上的普通百姓不同。于是,曹达朝着他们高声喊道:“你们四个,过来一下。” 那四人听到呼喊,立刻放下手中的砖块,向曹达走来。他们看着曹达身着戎装,气势不凡,便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齐声问道:“将军,请问找我们有什么事?” 曹达仔细地打量了他们一番,然后开口问道:“你们四个如此健壮的小伙子,怎么会在这工地上干活呢?听你们的口音,也不像是汴京周边的人。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呀?又是哪里人呢?” 其中一个年轻人立刻回答道:“将军,我们是淮南省的人。我叫徐大,他叫唐和,这位是郑胜成,这位是费兴德。我们四个因为犯了些事,被判处劳役一年,所以才来这里干活。” “哦,原来你们就是在御前审案的那几个人呀。” 这么重大的事情,曹达自然是有所耳闻的,再次认真地审视了这四人一番,接着说道:“你们愿不愿意来当兵?加入我们龙卫军。” 四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唐和率先拱手回应道:“将军,我们愿意当兵,只是这劳役我们才刚开始干没多久呢。” 唐和今年十八岁,而其他三人都年仅十七岁。 “哈哈…… 只要你们愿意就行,其他的事情我会去找陛下说明,好了,你们回去继续干活吧。” 曹达爽朗地大笑起来,心中想着,这样的好苗子可绝对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紫宸殿内,赵立庆、王安石、苏轼三人正围坐于圆桌旁。 赵立庆与王安石二人面容平和,神色安然,悠然地端着茶杯,轻轻抿着香茗。 苏轼的脸色却显得神情丰富至极,激动与彷徨两种情绪在他的脸上交织,内心此刻正波澜起伏,皇帝竟一下子将他擢升为监管司的长官。 这可是一个足以让他人尊称一声 “相公” 的职位,其重要性远非六部尚书所能比拟。 苏轼微微皱眉,声音略带迟疑地说道:“官家,臣还是深感彷徨不安,如此重大的职责,臣真怕难以承担得起。” 赵立庆听后,眼中满是对他的信任与期许,爽朗地说道:“子瞻,监管司成立之初,你便一直担任王相的副手,这一年多以来,你又始终在江南兢兢业业地负责具体事务,以你的能力和经验,有什么担不起的呢?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干,朕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王安石也紧接着开口道:“子瞻,这是官家对你的高度信任,从燕云之地到河中省,再到如今的监管司,这些年来你所做的一切大家都有目共睹,成绩斐然。眼下土地改革的后续之事,若是交给别人来接手,官家也难以放心。毕竟在这方面,没有人比你更熟悉这些事务了。而且那些地主士绅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小心应对这些人可能带来的种种阻碍。” “官家,臣觉得监管卫人手有些不足…… ”苏轼微微犹豫了一下,毕竟这涉及到兵权之事,咬了咬牙,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若要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监管卫需要增添些人马” 赵立庆看出了他的犹豫,不禁爽朗地大笑了几声,说道:“子瞻,朕既然让你担任这个职位,该说的话就尽管说,不必有丝毫犹豫,龙卫军还有一批将士即将退役整编,其中会有一大批人加入到监管卫,你们监管司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足够的人手可不行。” 看到皇帝对自己如此信任,苏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动得眼眶微红,差点掉下眼泪。 他霍然站起身来,郑重地躬身说道:“臣一定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办好监管司的差事,绝不辜负官家的信任与重托。” 赵立庆微笑着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介甫、子瞻,如今的大宋虽然表面上看着还算不错,但实际上仍有诸多方面需要作出改变,朕每每想到这些,便经常夜不能寐,未来,还需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让大宋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出了个武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