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等他抽泣声停下来,才继续背诵:“朕今以幼冲之年,凉薄之德,绍皇考之大统,承祖宗之基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而卿擢自仁祖,辅翼皇考,功显于当代,必流芳于百世……贤者常劳,德者常忧……”
“朕闻范文正公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听到这里,总算听明白了。
感情,这是小官家看他在江宁天天游山玩水不爽了,要给他找事做?
果然!
童贯很快就背到了戏肉:“卿为天下之臣,名望领袖于当代,当用孔子之故事,开子夏之风,倡经学于当代,传文脉于百代!”
王安石听完,面朝汴京再拜:“臣恭奉德音!”
然后,他站起身来,看向童贯。
童贯赶紧从自己怀中取出那本用绸缎严严实实的包裹着的小册子,躬身上前,呈递上去。
王安石郑重的接过来,并没有马上打开,而是看向这个年轻的内臣。
“内侍是天子身边近臣?”
童贯摇摇头:“下官怎有这等福分?”
“那内侍是?”
童贯骄傲的抬起头,挺起胸膛,公子厚厚爱,征辟为幕府官员,充机宜文字……”
“前时某听说,都堂已经堂除我那侄儿为中书省逐房学习公事……”
“未知内侍可知,是谁的手笔?”
此事,他和王安石都请人回京去打探消息,但至今没有回报。
但他和王安石都很不安。
因为,他们不知道,调任王棣入京之人到底是谁?在打什么算盘?
不得不防,不得不防啊!
童贯一听,顿时笑了:“相公却是问对人了。”
他管着汴京新报,汴京城里什么动静能逃得过他的耳朵和眼睛。
“哦……”王安礼顿时郑重的拱手:“还请内侍赐教。”
童贯想了想,压低声音道:“不瞒相公,以下官所知,此事当为右相吕公,绕过吏部,直接堂除之……”
王安礼抿了抿嘴唇,在心中怒骂:“好啊,原来是你啊!吕晦叔!”
童贯却还在道:“据说因为这个事情,吏部的王侍郎还曾将官司打到御前呢……”
王安礼楞了:“官司打到御前?”
“嗯?”
“两宫?”
“不是,是大家面前。”童贯道:“听说大家不置可否。”
童贯说到这里就明智的闭嘴了。
他非常聪明,知道什么东西可以透露,什么事情不能外泄哪怕一个字。
……
王安礼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书房。
他发现,自己的哥哥王安石正捧着一本小册子,站在烛台下,呆滞的出神。
“三哥……三哥……”王安礼凑上前去,低声呼唤。
王安石回过神来,看向自己的弟弟,神色变得极为精彩。
这就叫王安礼好奇了起来,问道:“陛下遣那内臣深夜来传旨,所为何事?”
王安石沉吟片刻后,道:“官家看我这犟老头在这江宁吃他的俸禄不干事,有些不开心了……”
“这不,给了我一个差事……”
他将手中小册子递给王安礼,脸色却是有些犹豫和迟疑。
“叫我兴学校!”
“这是好事啊!”王安礼不大理解。
王安石笑了:“和甫看吧!”
“这是假我之口,而行天家之事!”
王安礼接过那小册子一看,只扫了,命三哥在江宁也办一个学校讲算学?”
王安石悠悠的道:“若老夫没有猜错,官家可能是想将术算几何之术,纳入太学考评之中,也算学分……甚至可能想将术算几何的题目,放在发解试、礼部试甚至殿试上!”
王安礼瞪大了眼睛:“啊!这怎么可能?天下士人如何会答应?”
本来科举就很卷了。
现在皇帝还要加码?谁受得了啊!
“所以,才要叫老夫出来做这个事情啊……”王安石道。
若是他的话,影响力自然不一样。
又因为是在江宁府,汴京那边恐怕没什么反应。
同时,王安石三个字,又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至少可以带起一股风潮来。
“那三哥的意思是?”王安礼问道。
王安石的脑海中回荡着童贯带来的口谕。
他的手指则摸了摸那本小册子上的纸张。
在文字下,藏着细节。
而他已知,这些细节可能决定将来新学的成败。
“君有命,臣岂敢不从?”他轻声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