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一声钟鸣,巍峨矗立的朱雀门缓缓开启。</p>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竞相踏入象征权力和荣誉的皇城。</p>
预示一月一次的月度盛事,大朝会正式拉开序幕。</p>
今天百官的氛围颇有些怪异,一些文官竟然纷纷围着程咬金跟尉迟恭二人,不断的在打探什么消息。</p>
程咬金跟尉迟恭全都一一回应,只是不经意露出手腕上泛着银白光泽的器物引起不少人的探寻。</p>
其他人也正是奔着此物而来,但程咬金跟尉迟恭的口风咬的非常紧,绝口不提此物由来。</p>
一时太极宫前隐隐有众星拱月之势,引得其余人纷纷侧目。</p>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p>
神色微妙,看向程咬金跟尉迟恭的目光变的意味深长。</p>
李靖与魏征,并肩而立,于人群边缘保持着一贯的沉稳。</p>
偶尔的对话,简短却字字珠玑。</p>
但魏征不时的摸胸口的动作却让李靖不自觉的侧移了两步。</p>
而人群的一隅,郑智民、王修贤、崔敏叡三人则是跟在另外三人后面。</p>
这三人没有穿官袍,显然不是官场之人,但其穿着绫罗金缕,环佩罗绮,贵气逼人。</p>
其身上散发出的上位者气质竟与朝堂诸公不分伯仲。</p>
只是眼神里的冰寒预示这几人此番来者不善。</p>
尉迟恭看看天色,又无意的抖了一下手腕。</p>
‘咳咳,老程,看这儿天色不早了吧!陛下快上朝了!’</p>
尉迟恭突然喊了一嗓子,吓了程咬金一跳,但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p>
程咬金莫名的看着尉迟恭,见对方盯着自己的手腕顿时恍然。</p>
冲着朝阳举起手腕。</p>
‘咳咳,可不,你不问我都没注意,这都马上五点了,陛下快到了。’</p>
这些官员本就是奔着他们二人手上东西来的,看见程咬金露了出来,纷纷上前端详。</p>
但程咬金却不给他们机会,不停的换着方向。</p>
‘嘿!老黑,你别说,你还别说,这东西还真神奇。’</p>
‘可比那辊弹和漏刻好用多了。’</p>
见程咬金如此作态,众人纷纷“切”了一声。</p>
铛~~~~</p>
太极宫门大开,牛进达带着左吾卫双侧伫立。</p>
百官依照品阶,整齐列队。</p>
文官整齐排列于东边。</p>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的高官们位列前端,神色庄重而肃穆。</p>
武官们列于西侧依次而立,铠甲锃亮,威风凛凛。</p>
进入宫门,金吾卫手持长戟,宛如雕塑。</p>
他们目光锋锐的看着每一位经过的官员。</p>
鼓声响起,百官加快步伐。</p>
即便如此,仍保持着整齐的队列,不敢有丝毫错乱。</p>
微风拂过沿途旌旗飘扬,猎猎声响。</p>
临近大殿,百官放缓脚步,屏气敛息。</p>
在赞礼官员高亢的唱和声中,一步一步登上那权威的台阶。</p>
进入大殿,李世民正高坐龙椅,不怒自威。</p>
百官齐齐行礼,山呼陛下。</p>
喝声在殿内回荡,一时间,大唐赫赫威严好似要冲破大殿的穹顶,直达云霄。</p>
李世民环视四周,示意百官入座。</p>
“众卿家,今日朝会,都有何紧急要务,陈珂旧弊,及时奏报。</p>
不论大小,皆可直言无讳,无需顾忌。”</p>
待李世民说完,兵部尚书杜如晦,就手持笏板,躬身以告。</p>
‘陛下,吐蕃、吐谷浑两国,屡遣宵小,伪装马匪,于剑南道横行,多次劫掠商贾。</p>
又扮成唐军潜入凉州抢夺百姓财物,致使百姓多年积累一夜丧尽。</p>
百姓何辜,受此大难!’</p>
李世民闻言大怒,眸中寒光如剑。</p>
“宇文士及这个凉州都督平日在干什么,边疆重地居然发生百姓之祸,都未及早察觉,大唐颜面何存!。”</p>
李世民眸中一阵闪动,看向百官中的李大亮。</p>
“李大亮出列”</p>
人群中的李大亮闻言立刻上前。</p>
‘臣在’</p>
“今有李大亮,忠诚勤勉,才德兼备,历仕以来,恪尽职守。</p>
故特授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即日起程,前往凉州赴任。”</p>
李世民话一说完大殿为之一静,就连李大亮都是一头雾水。</p>
虽然不懂陛下用意,但还是躬身接旨。</p>
‘开玩笑,坐镇一方的扛把子唉!不赶紧谢恩才是傻子。’</p>
李世民满意点头,大亮到任后要严明军纪,整顿军务,招募士卒,把他们训练成精锐。</p>
但也不能忘记广施仁政,安抚百姓, 届时朕会派人帮你改善民生。</p>
李大亮闻言,再次躬身,‘大亮定不让陛下失望’。</p>
魏征眼里的精光一闪,以陛下最近愈发不正常的行为来看,此中必有蹊跷。</p>
‘心中暗忖,自己这事来活了呀!’</p>
‘陛下,臣有话要讲’。</p>
李世民见到魏征出列,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p>
向魏征做了一个(你懂我)敲胸口的动作,指像魏征,示意对方可以发言了。</p>
魏征:陛下,宇文都督在凉州任职期间,多次抵御突厥小股势力的侵扰。</p>
</p>
又盛陈兵卫,壮我军威,威惠并施,深得民心。</p>
实为难得之将才。</p>
臣以为,贸然罢免其凉州都督之职,恐伤将士之心,亦不利于边疆稳定。</p>
虎亦有打盹之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p>
望陛下三思,收回成命。</p>
李世民满意的看向魏怼怼,果真不愧人镜,对待不公之事,从不假以颜色。</p>
“爱卿所言极是,朕亦有此考量。”</p>
“宇文士及虽有失误,但其功不可没,且其忠诚与能力,朕素来知晓。”</p>
假意思索片刻。</p>
“下旨。”</p>
“宇文士及自效命于朝,屡建奇勋,实为朕之股肱,国家之栋梁。</p>
”特授宇文士右卫及大将军。</p>
“再命宇文士及兼任殿中监之职,掌尚辇局六局,”</p>
“加封金紫光禄大夫之衔,以彰显其之卓越功勋”</p>
中书舍人岑文本愤张急走,随后交给李世民查验。</p>
“恩,按照这个规格下旨吧!”</p>
诏书既定,殿内顿时一片哗然。</p>
尤其是以箫瑀,裴寂为首李渊旧部,面色阴郁。</p>
看向李世民的目光不再是轻视,而是忌惮。</p>
纷纷意识到,李世民是准备对他们这些老臣动手了。</p>
也都明白此事早晚会发生,今天只不过是一个讯号而已。</p>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相互对视挑眉,尽皆不明李世民这是何意。</p>
宇文士及为人相当谨慎,又有安邦之才。</p>
你把它搞回来照顾你的衣食住行,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一些。</p>
众人一时各怀心思,揣测圣意。</p>
下完旨李世民再度看向百官之内。</p>
眼睛在魏征跟唐二人身上跳来跳去。</p>
老练的魏征顿时明白李世民的心中所想。</p>
心知这圣旨下完肯定有宣旨的,宣完旨估计还要顺便安抚个民心。</p>
遂微垂眼帘,刻意避李世民的目光,他现在不想离开长安,一点都不想。</p>
‘绝不是因为他去拜访太上皇的时候,见到了年轻了二十岁的李渊,绝对不是。’</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零书屋【shu00.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李世民能交易无限物资》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