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放羊式的教育大概持续了三个月,

师父把阎永成叫了过去。

禁门不大,或者说不算大,

你看看这一代人,收到第四个就算关门弟子的样子,

每个师兄弟都是光棍,又是这深山老林,人迹罕见的地方,

没断绝传承就算不错了,

有个山门就不错了。

山不高,在这一条不知名的山脉中,并不起眼。

东边有条小溪,南边有片柏树林,试炼的悬崖其实在另一座山头。

从山底往上走,大概四五条山道,最终能通向山顶的,就一条。

禁门的山门就立在这条道上,

山门往下是十九阶石阶,不多不少,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没用水泥接缝,应当是选着山上成型的石块搭的。

推开山门往上走,走个十分钟快到山顶的时候,能看到一块不大的平台,位置极好,

正对山道,周围围着一片松树林,既在山峰上,可离着悬崖还有些距离。

视野虽然不开阔,可胜在隐蔽。

一座约是明清时代的木制大殿立在其中,青砖琉璃瓦,红漆檀木檐。

殿前广场就没有那么气派了,坑坑洼洼的,不知道什么种类的石头做成的地砖,边边角角处,被磨得油光水滑。

广场中央摆了只青铜鼎,

这可不是哪朝的神器,阎永成问过大师兄,

大师兄是个实诚人,憋了好久,都没忍心告诉阎永成,纯粹是不知道哪代人打的时候比例没调对,锈的。

说是大殿,其实就这么一个单单的大殿,空荡荡的,

没有神像,也无座椅,

可不知道内里的地面或者墙面是什么做的,站在殿前,却看不清另一边的墙壁。

只在正中央摆了一个蒲团,从房梁上垂下两条已经看不清颜色的麻布带。

阎永成倒是听二师兄偶尔提过一次,殿内应该还有几个暗室,只有师父知道。

从大殿的侧面绕过去,走上一段,才能看见几人居住的房子。

这回倒是老老实实用水泥砌的四间小屋子,瓦片贴的顶。

每个都带了一个小院,用栅栏围了起来,种了些好养活的菜,养了几只满山跑的走地鸡。

肉类一般要靠自己去打,这年头动物稀少,肉质鲜美的更是少数。

猪肉牛肉,都是稀罕货,要么是买回来的腊肉,或者就是偶尔气温低下来,两位师兄会带一点回来。

所以猪肉饺子确实是过年才有的待遇。

阎永成心里盘算着,应该是要传他武功了。

二师兄的功夫是大师兄教的,三师兄的功夫是二师兄教的。

照理说,应该是三师兄教他功夫,可二师兄明确说了,

他的功夫,会由师父亲自教,

传功室里学到的东西,学不会,自己悟,学会了,不要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