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南把包裹邮走了。

这是村里人对周博辰的感谢。

李向南也没忘了答应周博辰的事。

刚刚进入农闲,又没冷到滴水成冰的时候。

有不少人晚上都是出来凑在一起玩儿的。

顾老二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被人套麻袋给揍了一顿。

当有人听到动静出来的时候,打人的人早就跑的没影儿了。

顾家的人在村子里的人缘真的不算好,谁也不愿意管他的闲事。

能把他送回家就是不错的了。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碰到这种事顾老二除了自认倒霉,也没其他办法。

顾老二被打的不轻,鼻青脸肿的不说。

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听说他半个多月都没下来炕。

没把人打死了,李向南已经是尽量收着力气了……

……

别的村子都是农闲了。

但是百安村忙碌的人还很多。

周博辰当初是给邮来了技术指导的书籍。

村里的养殖规模呢,到现在这种程度确实是离不开这些书籍的。

但也离不开知青和村民们的努力。

现在知青们拿着养殖的事可重视了。

比如技术数据上曾提过母鸡的人工授精。

如果母鸡人工授精成功的话,就可以减少母鸡和公鸡的饲养比例。

原来村里人养鸡的经验,七八只母鸡就要有一只公鸡。

如果母鸡再多了,公鸡少的话,受精蛋的比例就会降低。

人工授精成功的话。

公鸡和母鸡的比例就可以是1:30~50。

这样不仅降低饲养种鸡的成本,还能提高受精率。

李灼和冯富民去公社的畜牧站寻找这样的技术书籍,他们没有,又到县里去了。

8月份的时候,他们里能看到我们广大农村的活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领导都对你的文章赞不绝口呢!”

至于是哪位领导,人家就不说了。

“这是一块生机勃勃的土地,我生在这里,我热爱这里!”

该有的场面话李向南是不会缺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